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智慧政务评价体系有很多指标,但最核心的评价指标只有三项:
一是智慧政务的构建、运行成本,
二是智慧政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三是公众对智慧政务的满意度。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在中国当前的管理体制下,提高智慧政务建设的效益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降低智慧政务建设及维护成本,第二是通过系统整合消灭“信息孤岛”,第三是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
智慧政务建设的社会效益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因为政府提供的全部服务均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不能认为智慧政务只提供社会效益。在智慧政务建设中,应该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形式,先由企业投资建设然后通过运营维护等方式收回投资。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运营维护水平,另一方面又能降低项目建设的成本。
除了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外,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也大大地影响了系统效能的发挥。有可能出现这样一些尴尬局面:在一些国家部委内,一个司局甚至一个处室使用几套信息系统,而且彼此不共享,甚至无法互联。提高智慧政务建设的效益当前迫切需要解决智慧政务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纵强横弱”的现象。例如,税务部门从上到下有自己的系统,工商部门从上到下也有自己的系统,但横向的联系很弱,只要把两个系统联起来,如工商和税务部门交换企业基础信息,就能产生巨额的经济效益。
导致智慧政务建设效益不明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部门在智慧政务建设中主要面向机关内部提供服务,智慧政务系统服务的主要对象不是广大企业、百姓,而是上级领导和机关内部工作人员。有人
算了一笔账,在一个有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有200个编制的政府机关已经是大单位了,智慧政务系统如果面向机关内部即使100%使用率,也不过200人在用;但如果面向百姓提供服务,即使只有1%的使用率,也有5000人在用。哪个系统产生的效益大,可想而知。现在政府花钱为自己用,很容易为本部门谋利益,因而整体效益不明显;如果把智慧政务服务的重点转向企业、百姓,不仅服务空间广阔而且容易取得成效,因为过去政府没有这种服务,现在企业、百姓只要享受到服务就很满意。
金鹏信息电子政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