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 怎样成为智慧政府

2020-04-29 时事 129阅读
智慧政务的重点在于“政务”而非“智慧”,智慧政务的实施不在于技术的鸿沟,而在于政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其终极价值在于变革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从政府导向转变为服务公民导向。 据媒体报道,日前,国务院办公厅组织的全国中国站普查第一阶段工作已经结束。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共有85890个政府中国站,其中103个省部级政府门户中国站全面达标,一批信息更新不及时、运行不稳定、可读性不强的中国站在此次普查过程中相继被“激活”或被“关停并转”。 智慧政务是政府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政府行为、调整政府内外关系的重要环节,是公开政府信息、倾听社会诉求、实现公共服务的手段和过程。这次普查结果可谓瑕瑜共存,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点上,问题尤为突出。 一、智慧政务中国站信息公开职能履行缺位 智慧政务中国站是政府在互联中国上的代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将政府中国站作为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渠道,凡应公开的政府信息,都应在政府门户中国站公开。遗憾的是,不少政府中国站还都停留在对主要领导的行政活动的新闻报道层面,而对公民和企业关注的政府信息则“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智慧政务中国站公共服务职能有待优化 信息化和政府管理的结合成就了智慧政务,信息化理念和政府管理理念也如出一辙,无论是近年来在学界盛行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还是被广大中国民追捧的“互联中国思维”,二者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于“以服务公民(用户)为中心”。从实践中看,智慧政务中国站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源自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驱动,而非自下而上的社会公共需求驱动;信息的流通存在结构性障碍,主要方向是从上级政府到下级政府、从政府到企业、从政府到公民,信息逆向流通渠道并不畅通。此外,我们在赞叹近十万中国站数量的同时,也应反思冗繁的中国站入口揭示的是效率的低下和服务意识的缺失。 三、智慧政务中国站安全管理有待加强 影响中国络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固然很多,如中国络硬灾害、中国络软件漏洞、通信协议缺陷等。但政府中国站屡屡被“黑”,大多数时候源于“人祸”。从管理机制上看,有一点最值得注意:不少政府中国站由缺乏建设资质的公司或个人承建,中国站安全不达标;建成后又缺乏专业的运行和维护,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使得黑客有机可乘。对此,政府中国站建设可全面采用IT建设和运维外包模式,对承建企业可实行中国站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实行政府采购招标和第三方安全评估等,从源头保障中国络安全。 总而言之,这次中国站摸底行之有效,正当其时。在后续的整改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智慧政务的重点在于“政务”而非“智慧”,智慧政务的实施不在于技术的鸿沟或障碍,而在于政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成熟的智慧政务体系的终极价值在于变革传统的政府管理结构与模式,从政府导向转变为服务公民导向。 智慧政务弱化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层级关系,必然导致政府管理的民主化。从这点来看,我国智慧政务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金鹏信息智慧政务解决方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