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为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和 “九五”计划期间,成都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又上新台阶。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0亿元,提前实现本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90万吨以上;工业经济在改革中稳步发展,工业增加值1997年达到387.2亿元;商贸、金融、交通、运输、邮电、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1997年产业结构调整明显,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12.1%、45.2%、42.7%。
成都市加快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建设,增强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市现有各类科技人员44万人,1997年可转化科技成果应用率由1987年的36%上升到69%,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87年的30%上升到43.7%; 1997年,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市场达783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397.8亿元,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商品市场达25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83年的27.3亿元发展到410亿元;全市共有国内金融机构1582个,外资金融机构在蓉办事处10个, 1997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91.9亿元,贷款余额为702.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8%和15.7%,最近中央政府决定,在成都设立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管辖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1997年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199.6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10亿人公里,公路总里程5300公里,公路密度43.1公里/百平方公里,位于成都的西南航空公司航空运输能力居全国第四位。1997年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18万门,全市电话用户超过100万户。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挥特大中心城市作用。
成都市提出了“改革立市、开放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的跨世纪战略方针。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完成“九五”计划,确保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三番;城乡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协调发展,逐步把成都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重点要抓好“三中心、两枢纽”的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发挥成都省会城市和特大中心城市的作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开发区示范带动作用,改善全市的软硬投资环境,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提高城市现代化程度;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跨世纪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坚持依法治市,切实提高政府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三、内外开放兼顾,加强经济合作。
成都市把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摆到同等重要地位,一方面以改善投资环境为重点,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以提高效益为重点,努力扩大对外贸易;以培育体制新区、经济强区为重点,加快开发区建设;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协作,加强与各城市和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推动商品流通、科技交流、交通通信网络建设,加强同毗邻省区市、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合理选择和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