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022-04-13 教育 107阅读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高频考点,考题形式主要以单多选和简答的形式出现,学员往往无法识记四个阶段的名称以及四阶段的特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认为人从出生到青年的认知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的过程,而是可以划分为顺序不变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有的行为模式。现分阶段进行论述:
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或叫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本阶段主要通过肌肉动作和感觉去探索外界的世界。比如,婴幼儿往往喜欢通过抓取和吸吮获取关于事物的直观感觉。在9-12个月的时候婴幼儿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依旧存在。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约2-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泛灵论,认为踩了小草,小草会疼。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的想法和他是一样的,在言语上的表现就是自我中心言语,这种自我中心言语主要表现为三类:一类是重复,儿童为了发音的愉快而重复几个字;第二类是独白,即自说自话;第三类是集体独白,也就是在集体中,每个儿童都在自说自话,但是彼此间并无交谈。这一阶段整体上,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和前运算阶段的特点进行对比记忆,前一阶段的思维是不可逆、不守恒的,而这一阶段的思维开始出现去集中化,可以从多角度看问题,出现了可逆性和守恒性。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要与具体的事物和场景相联系,与此相关的一道高频考题是:儿童能够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并且能够比较路线的长短,说明儿童的思维处于哪一阶段?在题干中体现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符合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可以不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可以以命题的形式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同时还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思维发展已接近成人水平。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仔细审题,抓住每一阶段的关键特征,做以区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