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困惑与思考
笔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缘起于自己的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为什么中国人或中国公民没有得过诺贝尔奖?因为现在国际上公认的创造性的主要指标就是诺贝尔奖。笔者曾经看过美国的有关资料说,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民族是犹太人与华人。可是,犹太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人数是我们华人的28倍!当然,这里的华人主要是外籍的华人。这就构成笔者的第一个困惑,结论是“高智商并不等于高创造”。困惑二,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成绩很好却缺乏创造力?有大量事实证明,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的大奖也不少。有人说,我们小学的教育质量比欧美国家强,中学的教育质量,尤其是学生的知识面也比欧美国家的学生强。可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水平就跟人家打个平手;到研究生教育以后,欧美国家的学生在创造性方面有后劲,而我们的学生却往往缺乏后劲。这就构成笔者的第二个困惑,结论是“高知识并不等于高创造”。困惑三,如何解决“李约瑟悖论”?李约瑟是研究东方文化,特别是东方科技的一位重要专家。他在评价中国人时,说了许多好话,但是他也谈到了“东方科技的没落”。他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但是,现在的,像量子理论、相对论、信息理论、集成电路、多媒体、电脑等哪个是你中国人发明的呢?这种悖论如何解决?这就构成笔者的第三个困惑。
为此,笔者作了三点思考。思考一,我们“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缺乏创造性人才是关键问题所在。因此,必须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人才。思考二,检讨一下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也可以用“失衡”两个字来表示。这种教育失衡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因此,从教育创新人手,注重创新人才培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考三,实行创新教育或教育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将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命运。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或创造性人才是国家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2月发表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指令,不仅具体制定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针,而且指明了我们创新或创造性研究的方向。
我们对于创造性的研究是以思维品质的研究为切入点,思维品质中就有—个创造性,或叫独创性,这使笔者对创造性有了一系列的研究。笔者和自己的团队围绕着这个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在这过程中,笔者的弟子董奇是团队的杰出代表,他结合自己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在笔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创造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后来在笔者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本“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中,他写了《儿童创造性的发展》一书。20世纪80-90年代他围绕创造性问题发表了许多文章。在这个基础上,2003年笔者领衔自己的研究团队才敢承担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
二、探索创造性的实质
自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国外学者对创造性有三种定义:一是强调过程,二是强调产品,三是强调个性。哪一种定义对呢?笔者认为这三种定义全对,只不过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论述问题罢了。因此,笔者综合这些观点,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个定义既指创造或创新的过程,又指创造或创新的产品,也指创造或创新的个性特征。定义的前半部分“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什么什么来”,这当然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产生出什么来呢?“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来。但笔者并没有把种属关系定在产品上,而把种属关系落到“智力品质”上,界定创造性是一种个性差异或人格差异。所以,笔者重视过程、产品与个性这三个问题。
今天中国心理学界或有人在谈到创造性定义的时候,不少人采用了这个定义。有人加了注解,说林某人这样说的。可有人却说“心理学一般认为”。于是,有些学生就对笔者说:“林老师,您80年代初提出的定义人家只加‘一般认为’,还有著作权所有吗?”笔者听了以后反而很高兴,因为笔者自己的定义或自己的观点,被整个学术界或心理学界所接受,已作为“一般性”的观点,这对笔者来讲是一种幸运。
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呢?笔者提出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者对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而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颖的层次和交接点”。它的因果关系呢?概括性越高,则创造性越突出;知识系统性越强,则创造性越突出;减缩性越大,则创造性越突出;迁移性越灵活,则创造性越突出;注意性(灵感的基础)越集中。则创造性越突出。
三、创造性心理的研究简史
要研究任何一门学问,必须了解其研究史。围绕创造性研究,国际心理学界走过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约1869~1907年):1869年,英国心理学家、进化论提出者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F.Gahon)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公布了他所研究的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这是国际上最早对“创造性”进行研究的系统。高尔顿的书出版后,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兴趣,此后,陆续发表了不少理论文章。在这一阶段,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对“创造性”的“先天”与“后天”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辩论,但该阶段没有实验研究。
第二个阶段(约1908~1930年):心理学家把创造性心理学划入“人格心理学”中,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1908年,弗洛伊德(S.Freud)出版了《涛人与白日梦》一书,介绍了他及助手对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作家、家等的研究,把想象性作品比作白日梦。此时,一些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创造性思维,如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J.Wallas)1926年出版了?《思维的艺术》。他在该书里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准备、酝酿、启发、检验)的著名理论,至今仍为大家采用。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传记、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
第三个阶段(约1931~1950年):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创造性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代表著作有1931年美国心理学家克劳福德(R.P.Clauforde)出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1945年德,国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维特墨(M.Weitheimer)出版的《创造性思维》等。特别是维特墨,他的著作来源于其社会调查和大量的实验研究,可以说达到了“顶天立地”的程度,“顶天”者,他研究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思维特征;“立地”者,他联系中小学教学,提出诸如“6根火柴棍,怎样搭成4个三角形”的问题。
第四个阶段(约1950~1970年):以吉尔福特(J.P.Guilford)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讲演为起点。他演讲的题目是“创造性”,指出了以前美国对创造力研究太少,号召必须加强创造力的研究。这一时期的根本原因在于综合国力竞争,尤其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成为刺激美国加强创造性研究的一个动力。于此,美国人意识到其科技和军事优势受到威胁,应急起直追,改变美国的科技状态。其途径就是大力开展对创造性问题的研究和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吉尔福特等人还设计了一些创造性思维的量表,影响很大。
第五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30余年):创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提到各国的教育议程上。创造性教育(creative education)和创造性学习(creative learnining)都是20世纪70年代后的产物,至80年代后完善。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美国于1986年成立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1989年发表了题为“美国人应有的科学素养”的报告(中文译本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这个报告是为科学教育改革“2061计划”服务的。2061年,是1989年后重见哈雷彗星的年份,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着眼国民素质,实行全面改革,其目的是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这是一份美国培养和造就高创造性人才的宣言,它对我国青少年的创造性能力培养不无借鉴意义。
四、创造性人才构成的心理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着重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不能简单地讲创造性思维天赋,重要的是看后天培养的结果;不要把创造性仅仅局限于智育,而是贯穿于整个的整体。
关于创造性思维,笔者提出有五个特点: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活动基础;思维加想象的内容;有“灵感”表现;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统一;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这里涉及一个发散思维的问题。美国心家吉尔福特和他的学生认为,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它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而笔者认为这不够,所以加了前面四条。除此以外,笔者对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关系也不同意吉尔福特的观点。他把发散思维捧上天,认为在教育中辐合思维一钱不值。笔者则认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是辩证的统一。辐合思维的实质是一题求一解,而发散思维的实质是一题求多解。一题求一解是一题求多解的基础,一题求多解是一题求一解的。当一个人有了多解以后还要去求最佳解,又回到辐合,两者结合才是创造性的思维。
创造性的人格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吉尔福特提出8条,斯腾伯格提出7条。而笔者非常强调斯腾伯格其人。小学和初中阶段斯腾伯格的智商都不及格。到高中的时候,不知哪位“快嘴”暴露了斯腾伯格智商偏低的事实,在同学中间传播:“我们跟白痴一起上学。”斯腾伯格非常气愤,但正是这种压力增强了他学习好将来定有出息的动力。这就是一种创造性人格的体现。他问老师:“哪门学问研究智商?”老师告诉他:“心理学。”斯腾伯格就发誓要学好心理学,他说这辈子如果成功了,他就把自己将来有关智力的理论命名为“成功智力”。高中毕业,他以优异成绩考上耶鲁大学。耶鲁太美了,他想:“如果能在耶鲁工作该多好!”可惜,美国的学制不提倡近亲繁殖,提倡的是插花式的发展,任何一个学校的博士研究生都很难留校,除非提了正教授再回来,或者成为美国著名的专家再回来。斯腾伯格又问老师:“在美国,心理学排名第一的是哪个学校?”老师告诉他:“斯坦福。”于是,斯腾伯格决心考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果然考上后,他师从元认知的提出者弗拉维尔(J.H.Flaveu)。在斯坦福大学,他只用了3年就拿下了硕士加博士学位,而在美国拿一个硕士加博士学位一般得要5~6年或5~8年。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耶鲁大学,成为一名心理学教师。一般从博士学位获得者到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要经过3×5=15年,可是斯腾伯格仅用了5年时间就成为正教授。现在,他成为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当代美国认知或智力心理学的权威人物,他果真把自己的智力理论称为“成功智力”。他用自己的事实说明了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性,笔者非常敬佩他这一点。
民间有两句话,一句为“勤奋即天才”,另一句是“笨鸟先飞”,很有道理。它们讲的是创造性人格的作用。笔者认为,创造性人格应该包括五个特点:第一,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第二,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四个品质——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第三,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性,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等需要的表现形态;第四,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合作、自信以及动力特征;第五,良好的习惯。
五、深入系统研究创造性人才
2003年,笔者主持了教育部社会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笔者和自己的团队从8个方面对创造性人才进行了心理学研究:创造性的理论研究(石中英等人);创新拔尖人才效标群体的研究(金盛华等人);创造性量表的研制(沃建中等人);青少年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申继亮等人);创造性学生培养的研究(陈英和等人);创造性与心理健康研究(俞国良等人);信息技术与创造性的培养研究(何克抗等人);创造性的脑机制研究(邹泓等人)。
除了“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课题以外,笔者还要简单地介绍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三个问题。
创造性学习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提倡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来自创造 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等特征。
创造性教育是指创造性学校中由创造性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的过程。它是学校的三种群体产生出五种教育效能的一种教育。三种群体是校长为首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这里的学生既指大学生,也指基础教育的学生。五种效能是:创造性校长创造出创造性的管理;由创造性管理创造出学校的创造性环境;在校长的带动下建设一支创造性的教师队伍;由创造性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由这种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笔者和自己的团队研究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结论是:人人都有创造性,创造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性教育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教育观念。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笔者提出要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型人才。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与亚太地区早期教育研讨会”和美国苹果公司召开的学术会议提出,“T”这一“横”代表知识面的宽度,这一“竖”代表知识面的深度。基于此,笔者在1999年山东师范大学召开的中英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T”这一“横”代表西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这一“竖”代表东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突出学贯东西,培养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