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星探测计划的人类探测成果

2020-10-01 科技 269阅读

在火星周围一共有五个虚线的圈圈,最内圈是有可移动的探测机器人的任务,只有三个,分别是Sojourner(Pathfinder)、Sprit和 Opportunity。
后两者于 2003 年发射,竟然到2009年为止还在火星上活跃着,真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向外的第二圈是成功降落火星表面的任务,算上 Sojourner的基地(所以这个任务有两个点),历来一共也才只有六个而已。其中苏联占了两个,美国占了四个。美国的前两个任务是维京 1 号和维京2 号,是一组以寻找火星生命为目标的探测船,可惜因为科学家对收集来的数据有争议,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没有结论」。从此以后地球上的人们在好长一段时间内都失去了对火星的兴趣。重启的火星探测计划,打算从基础开始一步步的确认火星是否有支持地球类生物存在的可能,这部份以凤凰号任务寻找火星表面有没有水的存在起头,接下来则是有能力做更进一步完整分析的地表探测机器车Mars Science Laboratory,预计 2011 年底发射。
再向外一圈是抵达火星轨道的人造卫星,共有 11 架。最近的三个 -- 美国的Mars Odyssey和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or及欧洲的Mars Express都仍在火星上空运作中,提供火星地理及气候长时间变化的追踪,以及地表探测机器车的数据接力工作 -- 有这些卫星的话,地面的探测机器车就不需要用大功率的天线将信号送回地球,只要把信号传给天上的卫星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可以节省电力进行更重要的任务。再 往外一圈是经过火星,但没有进入轨道的探测器。早年因为技术不发达,因此火星任务的设定是经过就算成功,近代则是在飞往其它太阳系星体的途中顺便经过一下 火星,除了和轨道上的卫星打声招呼外,也趁机检测一下设备是否运作正常。
最外面一圈,就是失败的任务了。相较于 21 次成功的任务(其中还有两个只是经过),失败的任务一共有 22 个之多(图上把 2003 年的 Beagle算成成功,实际上只有卫星 Mars Express是成功的,Beagle 降落船着陆失败),失败的比率过半。值得庆幸的是,自 2001 年之后的任务大多是非常成功的,或至少成功一半,让科学家对火星探测多少恢复了一点信心。
未来的任务中,最值得观注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合作的Phobos-Grunt/萤火一号, 预计 2011 年发射。其中萤火一号是进入火星轨道的卫星,Phobos-Grunt则大半旅程和萤火一号同行,但抵达后会分离,独自前往火星的卫星 Phobos 采集土壤样本,再带着样本飞回地球。如果任务顺利的话,这会是第一个成功从月球轨道外带回土壤样本的任务。更远程的还有 2013 年的MAVEN,准备接替 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or 做地表探测机器人的数据接力,以及欧盟的EXOMARS,一架和 Mars Science Laboratory一样的大型地表探测机器人。只是EXOMARS任务还要等到 2016 年,有点遥远了啊!
当然,截至目前为止所有的任务都是无人任务。从 1960 年到今天也快 50 年了,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在红行星上散步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