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800字左右征文以“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龙城水乡新沛县”的宏伟蓝图为主题的作文!谢谢

2021-11-02 综合 160阅读
沛县位于江苏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27万,是刘邦故里、煤电之都、肉鸭之乡、园林县城、文明城市,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以大汉之源著称四海。近年来,沛县紧紧围绕“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龙城水乡新沛县”宏伟蓝图,坚定不移抓发展,抢抓机遇转方式,奋发有为调结构,竭尽全力惠民生,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推动民生持续改善、社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成功跨入全国百强

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1.6亿元、增长14.8%;实现财政总收入43.7亿元、增长43.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24亿元,增长40.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增长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45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0.6亿元,增长16.8%。全面小康进程加快,江苏省定25项指标22项提前达标,其余3项指标达到序时进度,2011年可在苏北率先达小康。2010年首次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列第84位。今年1~6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增长14.3%;实现财政总收入31.25亿元、增长38.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89亿元,增长4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7元,增长16.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075元,增长19.6%。

二、特色产业崛起壮大,荣膺中国产业百强

坚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不动摇,特色工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竞相发展。一是特色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铝加工集聚总投资110亿元的项目13个,煤盐化工集聚总投资210亿元的项目19个,农产品加工集聚总投资63亿元的龙头企业85家,三大产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5%以上。冶金铸造、纺织塑编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光伏光电等新兴产业快速起步。建成中国新型铝材产业基地、江苏唯一一家“省绿色食品产业园”。二是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生态肉鸭、特色蔬菜、优质稻米三大农业特色产业日益壮大,高效农业面积达到89.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9%;特色蔬菜面积突破10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6万亩;生态肉鸭年孵化、饲养、加工量均超过2亿羽,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形成了集规模养殖、精深加工、饲料禽药于一体、10万人从业的百亿元产业。建成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江苏省首家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被授予中国生态肉鸭之乡称号。三是特色文化旅游业快速突破。依托汉刘邦、微山湖、大沙河“一帝一湖一河”独特优势,大力实施汉文化景区、沿湖生态旅游带、大沙河农业观光带“一区两带”开发工程,微山湖开发实现重大突破。投资15亿元的千岛湿地景区及旅游配套项目启动建设;投资25亿元的“中华汉城”及生态园项目与夏岩集团成功签约。微山湖千岛湿地景区被批准为江苏微山湖湖滨省级湿地公园。被评为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四是特色园区快速提升。县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被评为中国十大诚信开发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首选开发区。

三、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建成国家园林县城

2010年,城镇化率达44.1%。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称号,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区。一是沛城龙头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坚持北连西扩东进,老城区改造面貌一新,功能日益完善;新城区建设快速突破,框架基本形成;开发区实现跨河发展,承载能力日益增强。五年累计投资358亿元实施城建重点工程458项,实施拆迁300余万平方米,开发住宅小区38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保障性住房12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669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3%,人均公共绿地14.1平方米。二是小城镇城乡节点作用日益彰显。实施“421”工程,投资32.2亿元实施重点工程150项,建设住宅186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口超2万的镇7个。组建城管执法、环卫保洁、绿化管养三支队伍,镇区管理向制度化、长效化转变。新农村建设亮点日益提升。按照“五化六通六有”标准,试点探索、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胡楼模式享誉全省及周边,草庙村由全省千弱村成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是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徐济高速沛县段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成通车,结束了沛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公路“四纵三横”、铁路“十字拓展”、水路提档升级的大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四、和谐社会建设卓有成效,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县城

五年累计投入60亿元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160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张公兰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孙沛丽、刘庆超入选2010年度“中国好人榜”。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县城称号,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敬安敬老院被评为国家级模范敬老院;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成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平安、法治沛县建设开创新局面,夺取省双拥模范县“六连冠”,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县,特别是连续八年保持微山湖省际交界地区和谐稳定,实现了“百年恩怨化和谐、微山湖上静悄悄”,受到了中央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沛县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期,也是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沛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龙城水乡新沛县”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全面小康徐州当先、综合实力苏北领先、文化旅游业江北创先、农业现代化江苏率先、基本竞争力全国争先“五先”奋斗目标。未来五年,沛县将锁定苏北领先、全国50强目标,牢牢把握推动转型发展、建设美好沛县主题,突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两种变革,实施“三主攻一推动”转型战略,主攻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民生持续改善、社会持续进步,统筹推进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岗位职业化,谋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四位一体”发展,坚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5A级风景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型社区建设先行区、幸福平安和谐区“五区”同建,加快建设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的新沛县,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

1.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把规模化、产业化、园区化作为突破口,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农业由一产向“接二连三”、“跨二进三”发展,力争全省第一批、苏北第一家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是以工业化理念引领发展,推动农业发展内涵转型。突出龙头带动,进一步发展壮大生态肉鸭、特色蔬菜、优质稻米三大产业。二是以园区化路径带动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实施规模面积超十万亩、亩效益超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超千元“三个一”工程,优化“一区九园”现代农业布局,延伸肉鸭、果蔬、食品三大产业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实现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三是以科技化服务支撑发展,推动农业增长动力转型。坚持科技强农,完善上连市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下连基地、企业和农户的科技服务体系。坚持人才助农,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着力建设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坚持品牌兴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打造全国知名的食品安全和品牌农产品基地。四是以一体化统筹促进发展,推动农业服务方式转型。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支持财政、金融、民间资本等投资农业。完善多方共助机制,探索建立村企联建、机关园区结对机制,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大合力。

2.坚定不移突破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国家5A级风景区。突出人文生态建设,确立文化旅游业第三产业支柱地位,全面打响东进微山湖战役,加快建设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家级湿地公园,力争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跃居江北前列,建设全国知名的滨湖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旅游业,构建与主导产业相配套、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老百姓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业体系。一是实施“一区两带”,做响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汉刘邦、微山湖、大沙河“一帝一湖一河”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实施汉文化景区、沿湖生态旅游带、沿大沙河观光农业带“一区两带”开发计划,构建以汉城、汉之源、大风歌广场、沛公园为轴的文化带,以千岛湿地、国际生态旅游城为轴的生态带,以鹿楼沙河果都园、安国汉韵风情园为轴的休闲带,努力实现文化休闲、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协调发展。二是突出“一区三园”,提升服务业集聚水平。大力实施“一区三园”集聚计划,加快建设沛城中心商务区,加快建设临区现代物流园,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园,加快建设临城科技创业园。突出龙头企业培育,加快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100亿元、超50亿元、超20亿元服务业企业。三是培育新型业态,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加快发展金融业,构筑多层次、高效率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催生一批本土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培育发展各类商务服务业群体。加快提升中心城区商贸流通业档次,构建大中小结合、内外贸一体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提升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构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体系,提升社区服务业发展水平。

3.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深入实施骨干企业倍增、支柱产业培育、特色园区成长、创新型经济突破“四大推进计划”,坚定不移壮大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最大的铝加工产业集聚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煤盐化工产业集聚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一是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5510”工程,重点培育产值超100亿元企业5个、超50亿元企业5个、超20亿元企业10个;加快推进“3个50%”转化,着力把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三个产业分别培育成500亿元产业;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把冶金铸造、纺织塑编、生态肉鸭三个产业分别培育成100亿元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把光伏光电、生物医药等产业分别培育成100亿元产业。二是切实加强产业载体建设,加快推动园区功能转型。倾力打造千亿级开发区、全省30强开发区,重点打造新型铝材、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三个特色园区,着力把开发区建成全县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围绕优化“一区五园”布局,统筹考虑功能配套,拓展商务、公交等功能性项目,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园区集聚,实现服务环境与发展环境的融合,生活、工作与休闲的融合。三是着力驱动机制创新,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生命线”地位不动摇,实行招商引资常态化、项目建设标准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金政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机制。大力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大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努力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创新型骨干企业。

4.坚定不移推进城镇化,加快打造新型社区建设先行区。坚持园区化提升产业、社区化提升功能、职业化提升素质,突出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化“双轮”驱动,加快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有序推进“20万农民转市民”工程,打造新型社区建设先行区,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精心规划,高目标引领城乡建设。高标准编制城镇布局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着力形成科学合理、疏密有序的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牢固树立规划的龙头地位,完善城乡规划网络体系,实现规划全覆盖。严格落实规划设计审批程序,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二是精密组织,高起点推进新型社区试点。完善“政府规划、群众自建、社会共助”工作机制,坚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功能配套相结合,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坚持以“三化三提升”为引领,深入推进“421”工程,确保中心镇创建继续走在全市前列。三是精品建设,高品位打造滨湖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定不移推进北连西扩东进,加快新城区建设,稳步改造老城区,加快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以公路、铁路、港口、水利为重点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湖大道、环城路、入湖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四是精细管理,高标准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探索实行街长负责制,推进数字化城管,由“为城镇管人民”向“为人民管城镇”转变。加强城镇管理、绿化管养、卫生保洁“三支队伍”建设,实现城镇管理专业化、市场化。深入开展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等创建活动,广泛教育引导群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推动城镇繁荣有序发展。

5.坚定不移推进民生改善,加快建设幸福平安和谐区。深入推进收入倍增、社会平安、保障提升三个计划,统筹发展各项事业,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一是拓宽五大渠道,促进增收富民。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缩小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保证百姓生活改善不受物价上涨影响。以盘活村级“三资”实现“四化”管理为突破,推进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二是构建六大体系,强化服务保障。健全完善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药卫生、住房保障和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努力形成长效民生保障机制。三是推进六项行动,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扎实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人口服务管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抓基础强基层、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和信息网络综合管理“六项行动”,加快完善诉求表达、矛盾排查和预警、矛盾调处、应急管理和社会公共安全“五项机制”,确保社会安定、和谐、有序。(责任编辑:曹伟)

这是网上的
你修改修改成你自己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