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动员心理素质?

2020-05-03 综合 100阅读
一、培养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意义
当前篮球运动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篮球运动的三大特点:高度、速度和对抗。比赛紧张激烈白热化程度日趋高涨,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往往要到最后一分钟乃至几秒钟才能决定胜负。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一场比赛往往是双方教练员和运动员斗智斗勇的心理体现,但是在教练布置了战术的情况下,由队员来完成的时候,这就是考验双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也许心理因素是影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教练员应根据心理训练的原则,针对不同的运动员采用不同的心理训练方法,培养运动员的运动兴趣、能力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改善各种感知过程,形成各种精细分化的感受性和专门化知觉;培养情绪和意志的各种优良品质(勇敢、果断、自制、镇静和必胜等品质);培养各种情境下应急和应变能力;培养和掌握心理调整、心理控制的策略和方法,树立必胜的心理定向;确立针对比赛条件下最有效的心理调整方法,这种有效的心理调整方法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不论比赛或者是训练,都要重视对心理素质的训练。
二、心理训练的内容
很多教练员认为,心理训练是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单独训练,有的不知道如何进行心理训练。事实上,心理训练不是单独进行的,它可以体现在训练的每个环节中,脱离体能、技战术训练的心理训练是不会有理想效果的,这是由篮球运动训练构成及其关系决定的。只要正确认识训练的构成及心理训练的原则,方法可以是多样的,甚至是创造性的。
1、结合体能的心理训练
现代篮球运动的激烈对抗和快速的攻守转换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体能训练受到高度重视。体能训练就是要通过系统地增加负荷或难度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能力,这与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特点相同。通过加大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来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在所有的手段和方法中是最有效的。在训练中,有目的地提高练习难度,包括环境条件、人为设置的障碍、疲劳状态、消极情绪等,要求运动员有限制地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当运动员在此过程中主观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喜悦时,就会增加信心,情绪饱满。
2、结合技术的心理训练
篮球是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高度发展的专项知觉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训练作保证,而目标设置训练是保证技术稳定提高的有效方法。在技术训练过程中,把长期的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逐级达到最终目标。同时,技术训练过程也是提高运动员个人思维能力和表象能力的过程。关于目标设置训练以及表象训练等具体方法在运动心理学中较为成熟,但重要的不是方法本身的套用与模仿,而是在对专项技术发展规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同时,使运动员学会心理训练的方法,使心理训练为技术训练服务。
训练结合个人战术行动进行训练,主要培养队员根据本队整体战术的需要和对方攻守的特点以及临场变化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强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预见性和创造性。集体思维训练结合全队和局部战术配合训练进行,主要培养运动员对全队战术目标的理解和队员间同步思维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应重点强调战术行动的共同原则,多进行战例的集体分析和讨论,设立集体行动目标,增强队员间的相互了解,这是集体思维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另外,增强团体凝聚力,教练员要学会一些特殊的干预方式或策略。如:使每一队员熟悉对其他队员应承担的责任;培养队员的“主人翁”意识;确立团队目标并以团队的成绩为骄傲;保证每一名队员了解并格外珍视自己的角色;发展队员合作的练习技巧;即使团队输了比赛,也要强调团队取得的成绩。
3、针对性心理训练
在篮球运动中,重要的针对性心理训练包括:(1)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暗示语、表象、音乐等)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逐渐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大脑对全身的控制支配能力的训练方法。(2)认知调节训练。包括合理情绪训练和暗示训练。认知调节训练,就是要提高运动员对情景评价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复杂的比赛情况下依靠运动员自己解决问题。(3)系统脱敏训练。系统脱敏训练是心理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特殊领域的焦虑和恐惧症。在体育运动领域运用它可以帮助运动员解决一些赛前焦虑等情绪问题。
心理素质与运动员技战术发挥和运动成绩是紧密关联的,因此心理训练应与身体素质、技战术的训练紧密结合,有计划地、科学地渗透练习。在心理训练内容方面,应当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训练,只进行全面的心理训练而忽视重点的心理训练,也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和发挥。要将平时训练期的心理训练和比赛期的心理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心理训练的对策
篮球运动员的良好心理素质并不是与生具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培养过程中获得的。因此,必须重视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其适应现代篮球比赛的要求。
1、重视遗传因素
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智力品质、反应速度、肌肉类型等,主要取决于其先天的遗传因素,它制约着运动员的后天发展。对于篮球运动员,要在其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培养其良好的专项心理素质。
2、从小培养,长期坚持
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贯穿于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少儿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较快的时期,也是培养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在选材的基础上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长期坚持。但是,运动员的心理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在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因素,否则“欲速则不达”,影响其以后的发展。
3、重视环境和教育对运动员的影响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是出生后在父母、亲人、社会环境等潜默移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要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其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早日形成。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学校教育的系统塑造,运动员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心智水平越高,接受能力越强,适应能力越强,这都是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条件。
4、多参加比赛,丰富比赛经验
丰富的比赛经验是运动员良好心理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因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比赛(特别是高水平的比赛)中积累经验,在比赛中得到磨练,体会比赛的气氛。
5、长期坚持系统的心理训练
长期坚持系统的心理训练是培养运动员良好心理因素必不可少的,它影响运动员身体、技术和战术水平的改善。心理训练应让运动员掌握放松、表象、注意控制、积极思维、紧张应激处理等心理技能,应用于身体训练、技术和战术训练之中,以形成心理、身体、技术和战术相结合的合理行为方式。
6、设置情景进行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可以模仿比赛不同时刻、不同比分、裁判的错判和漏判、观众的噪音等。重视投篮心理稳定性训练,利用干扰手段,假设特殊时刻的打法,以提高运动员注意力、自信和果敢性等竞技心理因素,加快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形成。
7、赛前准备充分,加强临场指导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比赛前要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全面分析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由于篮球比赛的集体性,比赛前队员要相互鼓励,不要有不利于比赛的消极言行,使每一位队员满怀信心地迎接每一场比赛。教练员要加强临场指导,队员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其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帮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