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层体系结构?

2020-05-05 科技 70阅读
三层或多层的C/S、B/S体系结构是在二层C/S结构的基础上,随着中间件与Web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软件体系结构。在这种体系结构中,客户机只存放表示层软件,应用逻辑包括事务处理、监控、信息排队、Web服务等,采用专门的中间件服务器,后台是数据库。
1.各层次划分方式
在三层体系结构中,各层次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划分,实现明确分工:
(1)表示层(客户端):表示层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它提供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
(2)业务服务层(中间层/逻辑层/功能层):完成业务逻辑,是表示层和数据层的桥梁,它响应表示层的用户请求,执行任务并从数据层存取数据,并对相应的业务进行处理,最后再将必要的数据传送给表示层或保存到数据库。
(3)数据服务层(数据库服务器):提供数据的存储服务,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它响应业务逻辑层的请求,访问数据。这一层通常由大型的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如Oracle、Sybase、SQL Server等。
这些层并不一定与网络上的具体物理位置相对应,它们只是概念上的层,借助这些概念可以开发出强大的基于组件的应用程序。使用这种方法设计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在网络上部署进程及数据时可以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从而有利于实现最佳的性能、更好的安全性以及更方便的维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中间层通常可在分为两个以上的层次,成为多层结构。
2.多层体系结构的主要优点
(1)提高系统性能。在两层C/S系统中,客户端直接与数据库系统连接,这种系统的网络和服务器工作负荷大,直接影响业务处理的速度,且多用户连接时容易在数据库端发生访问冲突。多层结构C/S系统中,数据计算和数据处理集中在中间层组件中,而多层结构系统能够实现分布计算功能。具体地说,可以根据需要把各个组件分别或重复地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使整个系统的工作量平衡分配到网络中。此外,中间层服务器的数据缓冲池,可减轻数据库的负担,提高数据的重复利用速度。
(2)安全性。包括数据和访问控制的安全。由中间层服务器统一管理数据库连接、数据接收、数据同步以及事务处理、线程调度等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数据的统一、完整和准确性能。任何客户端程序与数据库没有直接的连接,完全地防止了外部和内部的侵入。
(3)维护和升级简单、方便。由于业务逻辑在中间服务器,当业务规则变化后,客户端程序基本不做改动,使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更加容易。
三层体系结构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系统数据的管理、应用及发布。三层体系结构的建立将数据与数据的应用分割开来,大大加强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灵活性、适应性。同时,由于不同层次所关注问题的分离,使得不同层次间技术实现手段的相关性大大降低,这不仅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扩展性。在传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GIS同传统MIS间的结合问题,在三层体系结构中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得到解决,这是因为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可以共存在同样的体系结构之内,不同技术间的存在是一种松耦合关系,但是又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相互间的信息交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