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2020-08-28 科技 59阅读

1)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

②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

③制约教育的内容。

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2) 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③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扩展资料

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本质上并不是通过教育作为生产力的环节来实现的。教育本身不是生产力且也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

众所周知,生产力具有三个重要的环节,即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者。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正是藉助于对这三个环节的改变(严格地讲,只是对“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劳动者的改变)而实现的。

通过这种影响作用,劳动者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者的生产经验,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进而创造性地制造出更为先进的劳动工具,提高劳动的效率。同时,由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认识和实践的能力得以发展,从而能更大程度地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

可见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应当明确有是,这种巨大的促进作用并没有使教育转化成生产力。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使受教育者(即劳动者)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而这种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当它为劳动者所掌握并被物化于生产过程时才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可见,教育本身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是通过教育所传递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