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020-10-20 教育 216阅读
第七单元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高考考点要求] 1、高考考点
4.人生观和价值观(二)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
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2、高考命题总结及考查方向预测
本单元知识介绍的是人生观知识,它与价值观,世界观有密切的联系,成为“三观”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在97、98、99、2002、03年的全国高考试题,集中考核了‘人生价值及其实现’这一考点。在未来的高考中可能会增加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但估计其分值和比重保持相对稳定,复习时只要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侧重当年度涌现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党和国家的人生价值导向,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则可
[基础知识导学]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首先,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在性 质上,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就能对社会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有大小之分。
其次,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个人活动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等经济条件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的制约;个人活动还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应该居于首位,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他人、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就客观条件而言,首先要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和集体的关怀和努力,为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社会条件;其次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等社会环境因素,以促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主观条件而言,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提高道德素质,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提高心理素质,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进行工作和学习。客观条件只为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创造其良好的主观条件。人生价值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发扬献身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3)人生理想
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
理想属于社会意识,它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都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产生这大的影响。崇高的社会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着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社会理想按其内容划分为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着支配、制约其它理想的作用,其它理想的完善又促进了社会理想的实现。
(4)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紧密的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正因为人们不满足于现实的需要,才需要有理想,为更完美的目标去奋斗。第二, 理想高于现实。理想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却并不是停留在现实的水平上,它比现实更高、更美好。第三,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是理想的东西,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今天的理想可以转化为明天的现实。
理想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现实是向目标进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如果没有战胜各种困难险阻的决心、意志和勇气,缺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美好的理想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
[重点、难点导析] 1、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1)首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没有无个人的社会也没有纯粹孤立的、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个人与社会总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这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人生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判断人生观;人生价值选择是否科学的根本依据。生命的意义就是在这二者关系中显示的。
(2)其次,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它是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人生。它贯穿人生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人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具体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等矛盾中,人生就是面临这些矛盾并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时。
可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只有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正确进行人生的选择。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问题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的奉献或者说对社会的义务与责任问题。人生价值观的诸多问题,都离不开这一本质问题。在理论上和思想上理清这一问题,才能自觉为社会为他人多作奉献,抵制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错误行为。
(2)理解这一问题,应当把握以下几点:①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②对社会的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个人价值的基本标志,体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③正确认识和处理为自己和为他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金钱与人生价值三个关系;
3、走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1)要全面看条件。社会条件包括各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影响个人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但又各有特点,个人可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利用。
(2)既要看到物质条件又要看到精神条件。有的人往往只看到国家的经济状况和个人待遇,而忽视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文明的发展,怨天尤人,悲观失望,结果妨碍了人生价值的实现。
(3)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地看,社会为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比过去好得多的条件,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的。
[知识迷航指南] 1、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关系
(1)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有本质的区别,二者区别在于:第一,层次不同。自然属性是人的较底层次的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特有的属性,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属性。第二,产生的条件不同。人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不能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社会属性。
(2)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的联系在于:第一,二者统一于人之中。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第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没人的自然属性,就没有人的社会属性。第三,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
2、个人利益与自私的区别
(1)二者的含义不同。个人利益是指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自私是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
(2)二者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态度不同。把社会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同时满足个人利益是正当的,反之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甚至牺牲社会集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就是自私。 (3)二者的实现的手段不同。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个人利益是正当的,采用损人损公违法乱纪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就是自私。
[重要时政透析] 1、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背景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前,我国政府已将环保纳入了新世纪战略发展规划,并发布了《纲要》,首次明确提出“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
材料三:马永顺在当森林工人的34年里,共伐木 36000棵,1992年退休后,他有感于对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决心向大山“还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带领全家共栽树4万多棵。马永顺从伐木功臣变为造林英雄,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光荣称号。
[简要理论分析] (1)哲学分析
①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二者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马永顺在植树活动中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给他以很高的荣誉,这就体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②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条件,就主观因素而言,最主要的是艰苦奋斗。马永顺决心向大山“还帐”,这说明他已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他带领全家苦战几年,共栽树4万多棵,使大山变绿。这又说明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艰苦奋斗。
③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马永顺由砍树到植树的过程就体现了这一点。
④用人与规律的关系分析人类应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⑤用联系原理分析人类应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⑥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2)政治学分析 ①国家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纲要》,体现了国家机关的行使组织领导经济建设职能和搞好公共服务职能。
②国家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纲要》,体现了国家机构的依法治国和对人民负责原则。
(3)跨学科分析 从地理角度看:森林有两大效益,一是对人类生存有环境效益。如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等;二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经济效益,如提供木材和经济林产品。所以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种植和保护树木。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背景材料
“有生之年力求有所作为,身后也要做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2003年1月上旬,河北理工学院的退休教师栾付相在唐山市无偿捐献遗体的公证仪式上笑谈人生价值。栾老师从1977年退休后继续代课,从1983年开始兼任班主任,至今没要过一分报酬;到外地讲课或做报告,不要劳务费,不要纪念品,自己拎着行李挤火车、汽车;除了维持日常开支,大部分都捐献给了希望工程和灾区,现在还资助着5个在校特困生。
[简要理论分析]
①第一,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集体主义已成为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第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栾老师由于树立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所以才会有“有生之年力求有所作为,身后也要做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的善举,才会有兼任班主任二十年没要过一分钱报酬、到外地讲课或做报告,不要劳务费、工资,以及捐献希望工程和灾区的行为。这体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