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
健全的自我意识应该是积极统一的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者的协调一致。也就是说,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合理地统一起来。大学生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应该客观地认识自我。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建立健全自我意识和修养自我意识的基础。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曾说过:“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我国也有一句古话:“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智力、能力、个性以及在社会、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就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就能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提高自己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客观地认识自己,首先要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大学生不但要了解自己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自己的才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这就需要大学生努力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经验,以适当的参照系来了解自己。这种了解,一是通过将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尤其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作比较来了解自己,如大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二是通过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三是通过对自己活动成果的社会效应来了解自己,如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考评成绩等。在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应能适当地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自我时,应有合适的社会尺度,否则就可能作出错误的评价。如:有的同学总是与比自己各方面都好的人比,比的结果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有的同学因某一个人对自己提出了批评,便认为所有人都瞧不起自己。所以,大学生应学会从本质的、发展的、光明的一面去洞察社会与人生,学会用正确的社会价值的尺度来评价自己。比较时进行双向比较,既将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比较,看到自己的差距,也将现实的我与过去的我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既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也与比自己差或相似的人比。评价自我时不就事论事,不以偏概全,不以某一时某一事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这样,就会较为贴近实际地评价自我。个人对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也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客观上的评价不等于主观上的评价,两者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有时会与他人的评价相去甚远。所以,必须经常把自己作为观察和思考的对象,严于解剖自己,经常反省自己,敢于批评自己,当然也要敢于肯定自己,这样才不至于自以为是或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