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德育管理

2022-04-21 教育 81阅读
  学生的学习生涯基本上占据学生整个青春期,而这一时期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培养优秀的品质和探索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有很大的益处。而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的直接领导者更应该在其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创新班主任德育教育方法
  1.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传统课堂教学上教师多使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死记硬背而很少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身素养的发展,因此要想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必须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教师在教授课本的内容时要结合实际生活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更能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2.改变单向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在新时期就需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种和谐欢乐的课堂气氛,逐渐的把课堂转变为一个展现和提高学生情感的平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学习游戏的环节,从而提升学生德育的实践效果。
  3.在教育学生时使用利导思维。
  利导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就是说当面对困难时积极地去面对问题,尽量把问题往好的方面想,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与压力,包括父母长辈对学生的期待以及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要求等,这些内在的与外在的压力使得学生多少在情绪上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压抑,因此教师更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好利导思维,引导学生心理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班主任实现德育管理的途径
  1.保持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教育以及教育对象应该持有一颗包容的心。在学校里教师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保持着一颗良好的心态,以积极阳光的正面形象面对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了解学生身上的缺点外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身上的优点,积极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身上的优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2.教师需要传递自己身上的正能量。
  正能量是相对于负能量而言的,每个教师的身上都具有正能量,阳光、积极、乐观、健康等都是一种正能量,教师应该把这些身上的正能量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充分发挥班会的作用。
  班会是一个班级进行集体德育的良好形式,班主任在召开班会时及时地总结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召开的班会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确定不同的主题。
  三、倡导学校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班主任想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应该积极地倡导学校开展和发扬优秀的德育活动,为班主任开展学生德育活动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鼓励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发展会有很多的有益之处。学校担负有照管学生的责任,家庭也承担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因此家长从小就应该用讲事实摆道理的方法来教导孩子;同时家长还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
  五、结语
  班主任想要在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做好自身的示范作用,还要班主任加强与学校、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德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班主任做好学生德育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时一事就能完成的,因此班主任除了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外,还要做好长期的工作准备。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