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隍庙的建筑简介

2020-07-14 旅游 142阅读

广州城隍庙在中山四路的忠佑大街,原是供奉守护城池神祇的坛庙。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之一,是护城佑民、主掌冥籍之神。城隍庙主祀城隍,另有文武判官、二十四司。二十四司中地狱司威慑人。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朝,在明清时期是广州城内的标志性建筑,规模比得上北京的城隍庙。城隍庙破烂烂,可以说是光彩重生,在净高十二米的城隍庙大殿内,四盏两米高的八仙红木大宫灯高高挂起,三尊贴有真金金箔的城隍爷已经重回宝座,不过就被红布覆盖着,稍后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大殿两侧的墙上镶嵌有大型壁画《开天辟地神仙眷》,是三四十名画师花了半年时间赶制的,高度超过八米,有可能是省内最大的壁画。
城隍庙这次大修可以说汇聚了岭南建筑最精华的元素,三雕、两塑、一彩的精致工艺随处可见,城隍庙外还用福建花岗岩和东南亚菠萝格,建起明清风格的如意斗拱牌楼更显气派威武。
城隍庙原是供奉守护城池神祇的坛庙。据道光年间修纂的《南海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 (1370年),诏封天下神,规定各府、州、县设立城隍之神,前奉木主,后塑神像,于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拜祭。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后经多次重修,先存建筑是清中期风格。随岁月流逝,昔日的建筑多已不存,仅大殿及拜亭尚在。拜亭绿琉璃瓦歇山顶,面阔6.2米,进深7米9架,檐柱及金柱各4根,均为花岗岩抹角楞柱。抬梁式构梁,用如意纹驼峰斗栱承接,雕工较精细。大殿为人字形风火山墙,瓦面坡度陡峭。大殿及拜亭基本保存完整,现为广州试验仪器厂车间。 2010年10月31起正式免费对市民开放。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