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生物电现象的观察里的心肌生物电的观察结果分析(3),谢谢

2020-06-20 健康养生 152阅读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神经、肌肉兴奋时的电活动和肌肉收缩的综合观察
[实验目的]
学习离体标本多参数同步记录的实验方法,理解从神经兴奋开始到肌肉出现收缩所发生的生理事件及其的相互关系。
[实验原理]
一个有效的刺激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的神经到引起肌肉的收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命过程。在神经-肌肉标本中经历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传导、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肌细胞兴奋的产生、兴奋的传导、兴奋-收缩耦联及肌丝相对滑行等一系列生理过程。这些活动过程关系如何,过去是很难于展现和理解的,现在有了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不仅使我们能很好地观察它们的过程,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条件下它们变化的规律。
[实验对象]
蛙或蟾蜍。
[实验药品]
任氏液、高渗甘油
[仪器器械]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屏蔽盒(可将蛙肌槽改装,加以屏避)、带电极的接线和用棉花做成的引导电极、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双凹夹、培养皿、滤纸片。
[实验方法与步骤]
1.骨神经-腓长肌标本的制备: 见实验5.1
2.标本、仪器的连接: 将标本的股骨固定在标本盒的股骨固定孔内。腓肠肌跟腱结扎线固定在张力换能器的弹黄片上。坐骨神经干置于刺激电极、接地电极和记录电极上,棉花引导电极放置在腓肠肌上,接触良好。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第1通道与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电极连结;第2通道与腓肠肌动作电位引导电极连结;第3通道与换能器连结。系统的刺激输出与标本盒上的刺激电极相连。调节机械换能器高低,使肌肉的长度约为原长度的1.2倍,稳定后开始实验。
打开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电刺激可采用单刺激或连续刺激(频率30 Hz),刺激波宽0.05 ms,根据需要选取刺激强度。各通道的增益视信号的大小而定。
3.观察腓肠肌的单收缩 : 用一个阈上刺激刺激坐骨神经,观察神经动作电位、腓肠肌动作电位和腓肠肌收缩曲线之间的关系。
4.改变单个阈上刺激强度,观察上述各项记录指标。
5.固定阈上刺激的强度,改变刺激频率,观察肌肉的单收缩、不完全强直和完全强直收缩时的上述各项记录指标。
6.观察兴奋收缩耦联现象: 用0.5/s~1/s的连续刺激刺激坐骨神经,将吸有甘油的棉片盖在腓肠肌上,每隔30 s刺激坐骨神经一次。观察经过几分钟后,只出现动作电位而不出现腓肠肌收缩。
[注意事项]
(1)制备标本时要防止损伤神经和肌肉组织,实验中要保持标本的湿润,以维持其兴奋性。
(2)要求良好接地,防止干扰。
[实验结果]
将观察到的结果描画或打印于实验报告上。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