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
内环境:细胞浸浴的液体环境,有血浆和血液组成,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及其调节过程成为稳态。稳态的维持是体内各细胞、器官系统进行正常功能活动以维持一个生命活动的基础。
反馈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由效应器回输到反射中枢这种信息,称为反馈信息,回输过程即称为反馈。按作用分为:正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增强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弱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
机体在实现反射过程中,不仅有反射中枢不断向效应器发出传出信息,以触发、控制效应器的活动,而且效应器也不断有信息送回到反射中枢,以便反射中枢根处效应器的具体情况不断纠正和调整它对效应器的影响。
生理功能的稳态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只有当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都达到某一最小值时,刺激才能引起组织兴奋。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称作一个运动单位。(快、慢运动单位)
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纤维是骨骼肌的结构单位。每一肌纤维包含有上千条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又分许多相互联系的节段称肌小节。肌小节是肌肉实现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肌小节可区分为眀带和暗带,暗带中含粗肌丝,它由肌球蛋白组成。
肌丝的分子组成:
1.粗肌丝:它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每条粗肌丝约包含200~300个肌球蛋白分子。
2.细肌丝:由肌动蛋白、收缩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60%)】组成。
横桥的功能意义:a.横桥婚丧有一个能与ATP相结合的位点,同时具有ATP酶活性,有水解ATP的内源性能力;b.横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和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分子呈可逆结合,并出现横桥向M线方向的倾斜摆动,拖动细丝向暗带中央滑行。
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原理与过程:
(一)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是由于位于肌节中部的粗肌丝拉动位于肌节两端的细肌丝向中央滑行的结果,故肌小节的长度缩短,而两肌丝的长度不变。
(二)肌肉兴奋收缩和舒张的过程:肌膜动作电位传至三联体引起终池将Ca2+释放入肌原浆→Ca2+与肌原钙蛋白结合→肌动蛋白上被原肌球蛋白掩盖的位点露出→横桥与它结合,横桥上ATP酶位点的活性增高使ATP水解放能→横桥摆动牵动肌丝向肌节中央滑行,肌肉收缩。
强制收缩:在一连串刺激作用下,肌肉的收缩可以总和起来,形成强制收缩。强制收缩的力量可以较简单收缩增大4倍。
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功能特征:
(一)形态学特征: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肌浆网较慢肌纤维发达两倍;慢肌纤维的线粒体的数量较快肌纤维多而直径大,同时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比快肌纤维多,故慢肌纤维的血液供应较快肌好。肌球蛋白类型:快肌纤维(快肌球蛋白);慢肌纤维(慢肌球蛋白)。
(二)代谢特征:快肌纤维中参与无氧酵解过程的酶活性较慢肌纤维搞,快肌纤维无氧能力较慢肌高,促进糖酵解的乳酸氢酶的活性快肌纤维亦比慢肌纤维搞2~2.5倍;糖酵解的底物肌糖原的含量快肌纤维亦高于慢肌纤维;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快肌,快a纤维代谢特征为快氧化糖酵解型,即具有中等程度的氧化能力,又具有高的无氧酵解能力。
(三)生理特征:a.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永远大于慢肌纤维);b.收缩力量(快肌纤维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于慢肌纤维);c.抗疲劳能力(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强,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更易疲劳)。
胸膜腔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1)维持肺的扩张状态,有利肺泡的气体交换;
2)呼吸时胸内负压加大,使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的容积扩大,压力降低,这有利于心房的充盈和静脉与淋巴液的回流。
每分通气量(ml)=潮气量(ml)×呼吸频率(次·min-1)
通气储备百分比=×100%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肺换气:由肺泡向静脉血扩散,由静脉血向肺泡扩散,这个过程称为肺换气。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泡毛细管血管血流量的比值。
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
1.运动时肺换气功能的变化:
a在肺部的扩散速率增大;
b呼吸膜的面积增大;
c氧扩散容量增大。
2.运动时组织换气功能的变化:
a在肌肉组织部位的扩散速率增加;
b组织处气体交换面积增大;
c肌肉的氧利用率提高。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载和,缓冲酸碱和免疫的功能。
渗透压:渗透压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有关,与溶质颗粒的大小无关;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叫渗透压或渗透吸水力。
血液的主要功能:血液主要有运载、、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缓冲酸碱,防御和保护功能。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征: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
心动周期与心率: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各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在一个周期中完成心室的射血和充盈的过程。
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1.心房收缩期
2.心室收缩期(a.等容收缩期;b.射血期)
3.心室舒张期(a.等容舒张期;b.心室充盈期)
心输出量(评价心泵功能的主要指标):每分钟从左(右)心室泵出的总量。
1.心率:健康成人静息时的心率在60~100次·min-1之间,平均为75次次·min-1。如果在安静时心率在60次·min-1一下即称为心动过缓,心率在100次·min-1以上者则称为心动过速。
2.每搏输出量:指左(右)心室每次收缩所能射出的血量。
影响和决定毎搏输出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a.心舒末期心室的容积;b.心室肌被牵张的程度;c.心肌收缩能力;d.后负荷。
3.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毎搏输出量(ml)/心舒末期心室容积ml]×100%;常人静息时射血分钟数平均为50%~55%.
4.心率与每搏输出量对心输出量的贡献:心率和每搏量的增加都可使每分输出量增加。
5.心指数:心指数(L·min-1)=每分输出量/体表面积(m2)
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a.体循环平均压;b.心肌收缩力量;c.体位改变;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由于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加大,需要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的支持,并相应的排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和其他产物。故需要较多的血液供应,但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所以运动时只能依靠相对不活动的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暂时减少血流量,移出一部分血液进入已舒张的肌肉血管中去,这种移缓济急的现象称为血液重新分配。
广义的物质代谢过程包括:消化与吸收、中间代谢和排泄三个阶段。
吸收的部位:胃(酒精、少量水分);大肠(盐类、剩余水分);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大部分糖、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回肠(胆盐、维生素B)。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a.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b.在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淋巴管;c.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长;d.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容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人体有四条排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肾,其中肾脏泌尿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
呼吸商:生理学把机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出的量与摄入的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RQ=
食物的热价与氧热价:1g完全氧化分解时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通常把不同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过程中,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人体有三个基本的能量系统:ATP-PCr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1)ATP-PCr系统:是由ATP和PCr构成的能量系统,起供能时的能量来源于ATP和PCr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因此该系统又称为磷酸原系统。
2)糖酵解系统(又称乳酸能系统):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其意义在于:在氧供不足时,该系统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快速供能。
3)有氧氧化系统: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和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是三个能量系统中最复杂的。
能量连续统一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确定某项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能量系统,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1.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2.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基础代谢率:指人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指人体处在清晨、清醒、静卧、空腹、室温在20℃~25℃的条件下。在基础状态下,各种生理活动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代谢率比较稳定。
激素的生理作用(六个方面):a.调节三大营养物质及水盐代谢,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促进细胞分裂、分化,调控机体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
c.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活动,调节学习、记忆及行为活动;
d.促进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影响生殖过程;
e.调节机体造血过程;
f.与神经系统密切结合,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和环境激变的耐受能力和适应力。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
激素作用的特征:a.相对特异性;b.激素作用的高效性;c.激素间的相互作用;d.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e.激素的半衰期。
肾上腺激素:肾上腺由中央部髓质和外层皮质组成。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支配,其合成和释放的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主要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肾上腺皮质为生命所必须,它合成分泌三类激素,即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之间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指种族遗传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弧固定的一类简单反射,是人类与动物在长期的种系发展与进化中形成的,对个体与种族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条件反射指个体在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中,与大脑皮层之间建立的暂时性的、复杂的高级反射活动,体育运动动作与技战术的形成和运用,就属于这一类高级反射活动。
感受器的基本特征:a.适宜刺激;b.换能作用;c.感觉编码;d.适应。
前庭反应:前庭反应是当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骨骼肌的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和植物性功能改变等现象。前庭器官稳定性越好,接受变速运动刺激时,前厅功能的不适反应越轻;经过训练前庭器官对刺激逐渐适应的现象称前庭习服。
颈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指颈部扭曲时,刺激进步肌肉与关节周围的韧带等装置,对躯干与四肢肌的紧张性进行调节的反馈活动,反射中枢在脊髓颈段。
翻正反射:翻正反射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
训练课各阶段的生理分析:
(一)准备活动: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地进行的身体练习。
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一般表现在):
a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促进参与活动的有关中枢之间的协调,使正式训练或比赛时的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状态;
b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增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从而有效地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过程,使机体在正式运动开始时能尽快地发挥最佳工作能力;
c体温适度升高使机体代谢水平提高,并能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通过准备活动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可促进
d体内的物质与能量代谢,使产热过程加强,体温升高,体温的适度升高可提高代谢酶的活性和机体代谢水平;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收缩速度;使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运动时肌肉的氧供应;体温升高还可以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肌肉弹性和伸展性,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并预防运动损伤;
e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
f调节不良赛前状态。
2.准备活动的内容与顺序:
准备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顺序:准备活动:静止→伸展活动→体操→专门性活动→训练或比赛
整理活动:训练或比赛→专门性活动→体操→伸展活动→淋浴
3.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形式与正式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因素,都能影响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
(二)基本部分:是运动训练课的主要部分,是对人体施加有效生理负荷刺激,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适应性变化的阶段。
1.运动负荷与运动负荷阈:运动训练负荷刺激的强度与机体出现的反应与适应的程度密切相关;运动负荷是人体在联系中所达到的生理负荷量;运动负荷阈是训练中适宜运动负荷的低限至高限的生理范围。
2.运动训练的适宜生理负荷量:a.生物机体内物质能量代谢的此信号量恢复规律;
b.条件反射建立的快慢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度法则”有关;
c.机体抗疲劳、消除疲劳和加速恢复的能力,需要在经历疲劳时的生理变化中才能适应和提高。
3.“极点”与“第二次呼吸”:“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现象通常出现在运动的强度较大、持续的时间较长的训练与运动中,此时应坚持运动,战胜极点。
减轻极点产生的措施:a.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b.运动中调整呼吸和运动强度。
(三)整理活动:是运动员在完成训练课的练习任务后,进行一些中小等强度的运动或联系。
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有肌源性和神经源性两类,年龄、性别和力量训练等其他影响因素可通过肌源性和神经源性因素发挥作用。
(一)肌源性因素:a.肌肉生理横断面积;b.肌纤维类型;c.肌肉初长度;d.肌拉力角。
(二)神经源性因素;a.中枢激活;b.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c.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三)其他因素:a.性别与年龄;b.激素作用;c.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的一般原则:a.超负荷原则;b.专门性原则;c.联系顺序原则;d.训练节奏原则。
最大吸氧量的应用:a.评价耐力运动运动成绩(跑步距离越长,其成绩与最大吸氧量的相关越明显);b.确定运动强度。
最大吸氧量是评价有氧运动的良好指标。决定max的机制是心脏泵血功能和肌肉利用的能力。影响max的因素有遗传、性别、年龄和训练与停训。
最大吸氧量平台:是指人体在最大吸氧量峰值水平能维持的运动时间。
最大吸氧量平台的判定标准:是受试者达到最大吸氧量峰值起继续运动(强度不变),直至最大吸氧量水平降低15%时为止的时间,称为最大吸氧量平台,以s为计时单位。
最大吸氧量平台是评价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好的指标,但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