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这是笔者看到大众三款纯电动车之后的第一反应。时间回到2008年6月,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大众紧凑车朗逸正式上市,虽然有人质疑它是中国专属、基于淘汰PQ34平台打造,但它和兄弟车型新宝来随后10年的市场表现证明,大众对中国市场足够了解,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10年后的今天,大众又来了,这一次是发力纯电动车市场。虽然朗逸纯电、新宝来纯电被人质疑“油改电”、续航里程短,但这种质疑并不足以影响到它们在中国市场的“钱途”,因为大众品牌的号召力还在,它的同级别竞争对手实力一般。
销量带来成本价格优势
对于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大众其实已经关注很久,只是因为进口e-GLOF不能享受补贴而不被国内消费者熟知。在进口大众4S店内,官方售价24.68万元的e-GLOF之前一直在销售,其价格只是与不少自主品牌纯电动车相当,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众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领先。
大众纯电动车可以在成本方面得到很好控制,缘于巨大销量带来的成本降低。以上汽大众朗逸为例,其2018年在中国市场总销量超过47万辆,新宝来也有24.5万辆的进账。因为产销量巨大,让其在零部件采购价格方面更有优势。纯电动车型虽然与传统燃油车型动力系统不同,但车身零部件、安全科技配置等都可以共用,在这保证车辆品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在成本优势之外,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号召力要远远高于自主品牌,这从其同级别车市场单车售价和销量上就可以看出。购买燃油车的消费者可以接受同级别、同配置的大众比自主品牌车型高2~3万元,新能源车消费者同样可以接受这样的差价。
在续航和成本之间找平衡
综合续航里程270公里,这是宝来/朗逸纯电被质疑的地方,但笔者认为这是产品定位不同所致,并非大众没能力推出高续航里程车型。从厂家公布的官方数据来看,宝来纯电的三元锂电池来自宁德时代,容量为37.2kWh,综合续航里程270公里;以续航里程高著称的比亚迪秦ProEV500,虽然综合续航里程达到420公里,但这是靠采用56.4kWh电池组获得的数据。对于电动车而言,想要获得续航里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扩大电池组容量,这种操作对于任何一个正规车企都是零难度。能耗方面,进口e-Golf的百公里耗电量为13.6kWh,是一个不错成绩,说明其在电控技术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按照产品定位来看,电动车的主要用途是城市通勤,在续航里程、制造成本、车辆自重方面找到平衡点是它的目标,盲目追求高续航里程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电池组增加会导致车辆自重、能耗提升,这与节能减排的初衷相违背。日常通勤车,这是纯电动车在很多家庭中的定位,200~30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已经可以很好满足需求。除了宝来/朗逸/高尔夫纯电之外,续航里程在270公里左右的还有2018款宝马i3。不再过度追求续航里程的还有特斯拉,即将推出的ModelY综合续航里程为390公里;面向全球市场销售的名爵EZS,综合续航里程335公里,最新上市的宝马i3快充版,综合续航里程也不过340公里。
国际巨头发力或让蓝海变红海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已逐渐接受纯电动车,第一批车主将迎来换购,对于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合资品牌、豪华品牌而言,换购潮来临之时是它们入市最佳实际,省去了给消费者普及知识的成本还可以依靠更强品牌号召力来获得目标客户青睐,于是从去年开始,不少合资车企、豪华品牌盯上了中国纯电动车市场,如去年上市的东风日产轩逸纯电,即将到来的大众朗逸/宝来/高尔夫纯电,豪华品牌阵营的奔驰EQC、奥迪e-tron等。
因为缺乏必要竞争和高额补贴护航,让自主品牌纯电动车在过去几年高价热销,但随着补贴退坡和国际品牌车型入市,纯电动车市场即将从蓝海变红海。面对进口e-GLOF低至24.68万元的官方售价,笔者认为其国产之后的价格可以低至20万元以内,宝来/朗逸纯电更是有望下探至17万元以内,与比亚迪秦ProEV、北汽新能源EU5直接交锋。
从产品特点来看,无论是大众宝来/朗逸纯电、日产轩逸纯电还是宝马i3,都不是过分追求高续航里程,更多是以够用就好为目标。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外资品牌在试探中国电动车市场需求,看消费者更追求高续航里程还是以够用就好为原则。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是选择合资品牌的更强号召力和更好品控,还是自主品牌的高续航里程,这是留给消费者的一道选择题。
10年前,朗逸和新宝来拉低了主流一线品牌合资紧凑型车的价格门槛,让轿车市场变红海;10年后,大众试图用宝来/朗逸纯电成为中国电动车市场的销量领跑者,至于它能否成功,就要看大众的品牌号召力是否可以弥补150公里左右续航里程的差距。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提升续航里程对于大众这样的巨头是零难度,让它留有后手,若消费者对其不足300公里的续航里程不满意,可以迅速推出长续航里程来满足消费者需求。随着日产、大众、丰田等巨头相继进入和补贴退坡,中国纯电动车市场也将从蓝海变红海,自主品牌躺着赚大钱的日子即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