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哪个心理学家说的

2020-06-24 教育 113阅读
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在其《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5)一书中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考夫卡认为,行为是受行为环境调节的。
另一位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1890—1947)提出的动力场理论与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论基本相同。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公式如下:
B(行为)=f(生活空间Ls)=f(人P·环境E)
以上需要理解相关心理学名词,建议您采用中国教育学者程淮教授的理论“微环境”以下摘自程淮教授的文章:
  儿童发展的“微环境"”——影响儿童发展的真正的可控“要素”
儿童发展的“微环境”,特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儿童并对儿童发展的进程产生影响的各种人物(figure)、场所(place)和事件(event)的总和(FPE)。这些人物、场所和事件,不仅存在于家庭环境中,而且存在于托幼、学校等教育机构以及社会环境中。
微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主要表现为各种功能性的场所)和精神环境(各种人物和事件与儿童产生互动的人际关系以及心理氛围)。

在我创办的幸福泉幼儿园有多种匠心独具的设施,如沙皮狗图书馆、阁楼式迷宫——森林小屋、室内多功能攀登园、玩偶剧场、巨型宝宝书屋、生日钟等等,都体现了优化儿童成长的微环境的思想。微环境中的精神环境,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儿童的成长。然而,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托幼园所,我们经常发现的是较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贫乏的精神环境之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者的行为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从操作层面上说,婴幼儿教育需要一门教师(或家长)行为技术学,以研究在各种教育情境中,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最适宜的教育行为技术。它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表现出的教育智慧。这是微环境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尽管儿童发展的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对“微环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人们仍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一定的“微环境”,以促进(或阻碍)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在发展最迅速、最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0-6岁早期发展阶段。这往往可以解释为什么“山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从来纨绔少伟男”等现象。
就介绍到这里,很高兴讨论这样的问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