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科室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

2020-04-29 财经 137阅读
某位企业家朋友的话语或许能道出这个老板群体的整体忧虑:“对外招聘是一个快速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空降兵到来后,其管理风格能否与企业氛围相适应,在短期内很难看出来,而企业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走弯路。”
对于公司的发展,除了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之外,智力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融资已经不再是难事,只要企业手中的项目足够吸引人,大批风投资金就会一涌而至。但相较于资金问题,人才的储备就并非易事。
这种担忧,是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家普遍的思想意识。对他们而言,内部培养人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在这种情况下,人才梯队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
所谓人才梯队建设,就是未雨绸缪地培养该各种接班人,也就是做好人才储备,当一些人才变动后能及时补充上去和顶替上去,同时这批接班人的接班人也在进行培训或锻炼,这样就形成了水平不同的人才,仿佛站在梯子上高低有致一样,因此称作梯队建设。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因为人才外流或者大规模扩张而导致的人才断层。
在现阶段,也有许多企业都在坚持按照梯队建设的标准来培养人才,但往往会走入误区,不得其所
第二种误区,则来自于普遍的“领导提拔”。
通常企业人才的选拔依赖于上级领导的印象,而丧失公开、公正、公平的概念,而且领导的目光难免会固定在某个范围,不能全面评价,如此一来就有可能出现“千里马”长期埋没的现象。
接下来,部门经理根据条件对员工进行考察,并理清计划培养人数量及时间,发现有符合梯队建设的人员,上报人力资源部备案。人力资源部填写备案,并及时与成员沟通其自己的兴趣方向,优势及劣势,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目前“储备人才”的概念。只有在原有岗位的人获得晋升之后,现有确定的补充人才才有机会晋升,这样的人才储备就变成了“人盯人”的怪圈。一旦后备人才迟迟得不到提拔,会认为是上级在刻意打压,给公司整体人才建设机制埋下祸根。另外这种后备人才计划范围过小、目标性过于明显,一旦某人被定为后备人才,其他人员就会感觉丧失了发展机会,随之带来的就是消极怠工。
企业一定要有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来做这件事。在大体框架确定后,将该制度在公司内部宣讲,告知全体人员工作参与竞聘,形成竞争机制;同时让部门负责人充分理解并支持和配合,将计划贯彻落实到部门中去,在全公司形成一个人才培养造势。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