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2022-03-24 母婴育儿 162阅读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我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两三岁起孩子就事事喜欢“我自己做”,总要找机会做成人不让做的事。如果成人阻拦就要反抗,表现得很“任性”。这是孩子最初“闹独立”的表现。成人应抓住这个时机,给予适当引导和培养,不要生硬地加以禁止。如果孩子“闹独立”的积极性经常受到阻碍,就会变积极为消极,变主动为被动,事事都要等待,依赖性便由此而生。许多事实表明:成人替孩子包办的越多,禁止的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独立性也就越差。因此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成人应该转变教育方法,解放孩子的手脚,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就要让他们自己做,成人不要越俎代庖。特别是对待独生子女,更要防止过分的照顾和保护。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照管自己的生活。

二、培养孩子初步思考的能力

众所周知,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个不良的性格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懒惰。由于成人过分的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懒于动手动脑,不愿独立思考。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不仅要孩子自己独立动手去做事,还要孩子独立的动脑去想问题。

三、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能力

我们有的家长经常说孩子太有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自己拿主意。教育常常是注意培养孩子顺从听话,不大注意去倾听孩子的需要,从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发展方面都由家长一手包办了,因此我们的孩子缺乏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就很难培养孩子自我抉择能力。

四、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是有它的道理的。生活在穷困潦倒的家庭中的宝宝,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难道宝宝就只能当“纨绔子弟”?在顺境条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宝宝,的确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难题。有经验的父母多是想办法给宝宝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宝宝去解决,从而培养宝宝的能力和优良品质

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行为楷模,还应尽可能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玩,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接触模仿机会。家长个性中不利于孩子独立品质形成的因素,如遇事缺乏自制、缺乏主见、优柔寡断等等,而且每当与孩子相处的时候,都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对孩子独立品质的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六、培养孩子敢于面对结果的精神

生活中不要太宠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应该让孩子做出选择后,敢于面对自己的选择。比如放学回家路上,孩子因为贪玩,追逐路边的小狗,不愿意上公交车,从而错过了车站。事后,孩子觉得走不动了想坐车,这时家长就应该告诉他:这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你自己不愿意坐车要走路的,现在错过了车站没有车搭了,你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