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2022-08-10 教育 101阅读
一、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父母是启蒙老师,你怎样指导,孩子就向哪个方向发展。孩子从3—4岁,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语言和动作都有了迅速发展,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也逐渐扩大。他们的独立意识也逐渐培养起来,喜欢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尝试,于是就指导他们从不会做到学着做,到学会做,从做的不像样到做的像样了,到井井有条。在这个必然发展的规律和必经的过程中,孩子获得自身发展。到了4—5岁我们就可以要求儿童从身边一些小事开始,教他们学着自己独立玩,自己吃饭,脱穿衣服,自己睡觉等。虽然他们吃饭的速度慢,玩具收拾的不整齐,但是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培养他们独立的感觉。到6—7岁学前阶段,就让他们独立办点小事,到邻居家借点东西,到附近商店买袋盐,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独立做事的乐趣,以此来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不能处处依赖父母的心理。千万不能一切代办他们。同时对他们做的每一件事给予充分的肯定或夸奖,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去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独立做了,不要大人去帮忙,为孩子今后的自主、独立发展创动手、动脑轻松、愉快的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学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心灵的窗口,你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学,特别是一、二年级,模仿力特强,这时教师就要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独立的培养。在管理班级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扫地、整理桌椅、打扫卫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会干活了,会做了。在中年级阶段,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教师来评判谁对谁错,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学会解决问题。五~六年级,可以大胆让学生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给他们充分的空间,探索、启发、挖掘各自的正确意见,培养学生有独立的见解,对学生的提议加以肯定或鼓励,这叫尊重学生人格,并非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尊重的孩子,善待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正确的想法,大部分学生会懂礼貌,待人友善,办事能力强,自我意识强,这就是学生受到尊重,独立做了善于自己得到的良好效果。 三、在家庭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孩子的独立性不是一下子培养出来的。应当是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逐渐的培养。尤其家长极为重要,每天学生除了在学校外,就是在家时间最长了,很多琐事都是家长教育的结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怕他做不好,怕累着他们,一切总替代他们做。要让他们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让他们自己做,给他们制造更多的机会去探 索周围世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生活能力、方法,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独立意识较弱的孩子,家长更要耐心培养、引导,去创造条件让他们做,这样更锻炼孩子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独立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甚至培养半生,切不急于求成。比如孩子自理,从小到大多要帮助他培养怎样整理衣物、书包、房间、自己的物品等等,因此我们根据孩子的差异及时调整孩子心态和环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各自的家庭中进行独立的培养。 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学校的教育,他是从小到大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社会的锻炼而成的。因此需要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和家长统一思想,以保持家庭、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孩子独立培养需要家长、学校、老师合作。这样久而久之长期教育,孩子的自理能力才会得到充分的提高,其他能力也会得到相应发展,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