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的由来】
二〇〇八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各国的啦啦队或呼喊自己的国名,或唱歌,或用各种方式制造声响。而中国人整齐干脆的 “加油”声不但别具一格,而且往往成为赛场上的主旋律。这让惊奇和赞赏不已的外国记者和游客忍不住问这两个音节是什么意思,得到回答后却眼晴瞪得更圆了:“运动员比赛跟满大街的加油站有什么关系啊?”,而我们也只能“好言相劝”道“没有关系啦”——真是越问越糊涂。说到底,连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所热衷的口号是从哪里来的。 “加油”一词做为给人鼓劲的号子,它最初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我在网上找了一遍,发现有很多解释,可以归为三类:一是给机器加燃油的意思,其中最贴切的是踩油门儿;二是往饭菜里或油灯里火把上加油的意思;三是往传统或现代的机械上加润滑油的意思。 这些解释好象都说得通,又似乎都有些勉强。“加油”一词外国人是不用的,所以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首次汽车拉力赛上(出自恩佐·法拉利之口,意思是给油箱加油)的说法显然不可信,尽管它一度甚嚣尘上。不提外国人,如果它是缘于给机动车加油,那么由于机动车在中国普及得晚,这个意思的引伸又很形象,想必大家对这个词的来历就不会各编各的故事了。其它的解释都不够直接,未免扯远了。 其实,“加油”一词本是劳动号子——是中国人在榨油时喊的劳动号子。传统的榨油工艺是先把花生、芝麻或油茶籽等原料经烘烤、碾、蒸后做成饼,把多个饼竖起来横排码放到木制的榨槽内,再一根根地往槽的右侧(或两头)加木楔。但是加楔是个力气活,一般要几个人抓住绳子、锤把或抱住锤身,有点儿象撞钟一样,用悬吊的石锤或木锤向前撞击木楔。于是大家或掌锤的在这时就会喊号子,如“一二三,加油”、“加油,咳哚哚”之类。“加”既是指加木楔,也是指同时出油的增加;“加油”应该是“增加出油”的意思,而不是其它所有解释中“添加用油”的意思。撞油号子因时而迁因地而异,再加上“添加用油”在理解字面意思时的先入为主,所以“加油”一词一离开榨油坊,其原意就让人忘掉,猜想起来也就莫衷一是了。 别忘了:这运动场上的助威号子,在从油坊里移植出来以前,原原本本就是助威号子啊。在这简洁、热烈又响亮的叫喊声里,延续着中国劳动人民的竖毅、纯朴、欢快与协同。这才是劳动号子:鼓劲就是鼓劲,加油就是加油,不是比喻,不是引伸,没有什么拐弯抹角。试问“添加”什么“用油”,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呢?看来人们的猜测都适得其反地陷入了误区,所以总显得苍白无力。 这就是你的真实身份,“加油”——这个在老外眼中最牛的“中国元素”,这个使国人和洋人都迷惑的字眼儿,这个在二〇〇八年汶川救灾中和北京奥运会上让世界感动的词。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