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三是评价体系,都存在很大问题。我在经过大量的实际教学、运营和与自己的孩子进行的实验性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发现类、探索类课程(如科学课、社会学类课程、健康类课程等)和创意、创造类课程(如科学类、Cooking课程、艺术类课程、戏剧类课程等)总是充满期待和参与感。
在这类课程中,我们都能看到孩子们积极的参与、饱满的热情、能力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显现,在孩子的眼中闪现出渴望、喜悦的眼神!只有学习未知、创造未知、主动的参与其中、主动的探索未知,才能在孩子的眼中看到人类的智慧光芒!在对已知的知识、技能进行应用或解决问题时,因为孩子们对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抱有较高的兴趣,所以教学效果也相对较好。
而对于已知知识、技能的简单、机械重复,孩子们就显得热情较低,甚至是抵触。但是人类在认识、发现、探索自然、世界的规律并创造更美好的世界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对某些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而重复和模仿确实是帮助我们记忆和强化的非常有用的工具。所以在针对需要重复性学习的内容时,要极力避免机械的重复,要改变学习形式、教学方式、多设计新颖的、能够让孩子参与的游戏、竞赛等,或者将简单、机械的重复改为让孩子模仿、创作。
我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不用心的老师。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主要原因是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是由于教育工作者没有用心,偷懒,不懂得孩子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其次,我还想谈谈学龄阶段学习的目的和评价体系。个人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造的能力。
首先是自主。自主需要喜爱、需要好奇心、需要持续不断的变化与创新、需要主观能动性、需要毅力、需要耐心、需要自控力、需要方法。尤其是在学龄阶段,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对自然、对这个客观世界保有持续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是能力。一定是能力,而不是只是知识、技能本身。
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对人类已经发现、总结的认知和经验的习得,这是必须的,但绝不是目的,何况这些所谓的“理论”、“定理”、“经验”本身都不一定是千真万确的,而且人类教育的目的绝对不是只是教给后辈已经有的,而是教给他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的能力!那么如何教给孩子这种能力呢?我想一是评价体系需要调整,二是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