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相关信息

2022-04-18 文化 93阅读

心灵美(spiritualbeauty),亦称“精神美”、“内心美”、“灵魂美”。人的精神世界的美。社会美之一。古希腊柏拉图说“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谐和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是“心灵美”一词的发端。
中国古代将心灵美称做“内秀”、“性善”、“仁”、“诚”等。孔子提出“里仁为美”,墨子认为“务善则美”,孟子认为“充实善信”是美德之人,只有善的、诚实的、有学问的人,心灵才是美的。
心灵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在教育、学习、磨练以及同假、恶、丑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受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道德准则、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
不同时代、阶级的人对心灵美有不同的或某些相似的衡量标准。包括思想意识的美(如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崇高的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等),道德情操的美(如情感、操守、格调的美等),精神意志的美(如进取精神、创造精神、顽强意志、崇高气节的美)、智慧才能的美(如高度的文化素养、知识才能、聪明睿智等)。
心灵美是真、善、美的统一,知、意、情的统一。它是人的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内在依据,并通过具体的感性形态而被人们所感知。集中体现了社会文明对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的要求。美是什么?这是美学中一个最古老而至今还未有圆满答案的问题,也是传统美学中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美的本质问题。对美的本质的追问,是对人类审美现象的终极意义的哲学探讨,历代哲人一直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正式提出和探讨,始于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
自柏拉图开始的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是历代西方哲人哲学探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美的本质的解释必然与哲学基本问题相联系,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相联系。
从精神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客观精神方面来探讨,如柏拉图、普罗丁、黑格尔;一是从主观精神方面来探讨,如休谟、康德。
柏拉图设定美是“单一的理念”,这“单一的理念”是一切美的根源,也是美的本质。
普洛丁进一步把理念神秘化,称之为神明理性(理式)。这种神明理性是宇宙一切之源,也是美的根源和本质。到中世纪神学家那里,更是把这种理念直接称为“上帝”,上帝是一切美的根源和本质。这种想法是一种思想上的理念寄托。是人们在精神上有某些困惑或苦难时对世界的的一种自我安慰式的乐观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相似但比宗教信仰更“权威”。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