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航天得发展历史和过程

2022-04-17 军事 175阅读
当我们回望中国航天探索的发展之路,不禁让人想起曾被举世关注的那些里程碑式事件。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国航天技术的军事意义

美国的一些军事战略家认为,在19世纪,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称霸世界;20世纪,谁控制海洋,谁就能称霸世界;而21世纪,决定霸业的关键领域将是太空!中国成为航天大国,突破了“六个难关”: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每个难关,都有着重大的军事意义。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一:突破“卫星上天”关:中国中远程导弹技术已经过关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往太空,动听的《东方红》乐曲传遍全球,无数中国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从此,中国的火箭和卫星一次次成功,令人瞩目,也使中国成为真正的航天大国。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虽比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13年,但它的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

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每114分钟绕地球一周,播送凯旋的乐曲《东方红》,证明了中国已进入空间时代。西方的观察家们说,把人造卫星射入地球轨道的技术,表明中国有能力制造和试验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莫斯科电台和《真理报》仅用一句话报道中国的发射:毛泽东的人造月亮是打在俄国脸上的一记耳光!

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二:突破“卫星回收”关:尖兵侦察卫星监视美日台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用“长征2号”运载火箭发射返回式卫星成功,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回收是一件难度很高的技术,回收过程中不仅要卫星减速,低头,而且还必须落回到地面预定地域,这些对遥测、遥控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回收要比发射更加困难。目前为止过了回收关的国家只有三家美、俄、中。它难是因为它具有重大的军事用途。假如说照相侦察卫星收不回来那就没有了军事价值,飞船收不回来那就没有人愿意当宇航员。

我国发射了19颗回收卫星,成功回收18颗,成功率为94%。这18颗卫星中,3颗是国土普查军民兼用的,还有15颗,这15颗中6颗给了总参测绘局,9颗给了总参情报部。据说照美国海军基地的照片非常的棒,军舰出海时的尾迹都清晰可见。

中国长征火箭一箭多星发射成功

三:突破“一箭多星”关:分导技术让敌人防不胜防

1981年9月20日,我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将3颗卫星送入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运载火箭技术与弹道导弹技术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最重要的军事意义,就是可以为导弹多弹头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当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而多弹头技术是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最好办法。一枚导弹如果装载多枚弹头,它就可以同时攻击敌方不同的目标,并能有效躲过敌方对导弹的拦截,使敌方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显然,在导弹有效载荷不变的前提下,众多的子弹头变成了一个个令导弹防御系统防不胜防的“小精灵”,成为对付导弹防御系统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有关研究也证明,当弹头数为5到15个时,导弹的突防概率趋近于1,也就是说导弹拦截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

四:突破“地球同步”关:北斗导航卫星精确定位

1984年4月8日,我国用新型“长征3号”运载火箭将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送入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运行,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中国掌握了多级火箭技术,即中段机动变轨技术;静止卫星则为定全球定位系统做出先行准备。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可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

随着我军高技术武器的不断发展,对导航定位的信息支持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使用具备先进性、适用性、军民两用、抗干扰性、抗继毁性等特征的北斗导航系统,才能保证在战时不受制于人。

资源一号国土普查卫星发射成功

五:突破“太阳同步”关:气象侦察和国土普查

我国1988年9月开始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及1999年10月发射成功的、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国土普查卫星就属于这类太阳同步卫星。这些卫星在全球中长期气候观测预报以及国土普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所谓太阳同步关,是指把卫星发射到地球一种特殊的轨道,卫星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同步。沿这种轨道运行的卫星,每次总是以相同的方向、相同的当地时间从同一个地方经过。卫星用来拍摄云图,可以及时比较天气的变化形势;通过太阳影射来发现地球表面物体的变化,以确定目标的具体位置。通过太阳影射来对地球表面物体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照相侦察。

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照相侦察卫星,大多采用太阳同步轨道。在战争时期,气象卫星和国土普查卫星都可以为解放军提供信息服务,提高作战水平。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挥手致意

六:突破“载人航天关”:给美俄敲响警钟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大约21个小时后,即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之后,成功着陆。这标志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国家。

飞船系统共有十三个分系统,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是中国实现载人航天的工具。其中轨道舱和返回舱都是密封的,是航天员活动的地方。在上升段、变轨段和返回段中,他们都固定在返回舱的个人坐椅上。飞船在轨运行时,他们就可以去轨道舱中活动,做试验。

美国《华尔街日报》2003年10月16日文章:题目是“中国载人飞船的发射给美俄敲响醒钟”。美国国防部中国事务部门的陆军上校马克·斯托克斯说,此次行动确实能够增强中国的战略实力。他说,中国的载人空间飞行计划不会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但他承认它将使中国成为一个“太空领域的竞争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