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爆发性增长的

2020-05-19 时事 115阅读
中国究竟应该有多少人?这是一个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热门话题。尽管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满为患,但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中国究竟应该有多少人”这个人口数量发展目标的是孙本文先生。他在1957年发表的《8亿人口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成为中国适度人口研究的开山之作。1981年,当中国人口已经逼近10亿时,宋健等几个自然科学家从食品、水资源等资源约束条件出发,得出中国适度人口应不超过7亿的结论,并把7亿作为中国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佳方案。《人口研究》杂志最近邀请了几位人口学家就这一充满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李小平的观点是:中国的长远的人口目标应该确定为:100年后应力求降到8亿并力争更低的水平,无论如何不应高于10亿,200年后降到3亿左右的水平,至多不高于5亿。8-10亿的中国生活质量不可能有多麽美好;3-5亿的人口数量,人民生活和山川景色才真正有可能"令华夏子孙竟折腰"。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总和生育率就必须进一步迅速降低并长期保持下去。在百年之内,任何高于或等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都是绝对不可取的。要实现100年以后8亿以内人口目标,总和生育率就必须长期保持在低于1.6的水平。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李建新则认为中国不能以追求减少人口数量为目标,否则就是人口数量决定论的翻版。追求减少人口数量目标是割裂了人口数量与结构的辨证关系,完全低估了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引用了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在二孩生育政策上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刘爽认为,在目前的国情、国力和资源、环境条件下,人口更少一些比人口多一些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证明200年后中国人口应该怎样,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是否适宜,既为我们的能力所不及,也不应该在国家决策的视野范围内。在探讨人口发展目标时,应小心地度量和谨慎地解释。
希望采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