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化对现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
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但是现在广大农村生产力的水平依然是原始或半原始的自耕农业状态,其生产关系水平依然是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条件,这就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关键所在。从此入手,实招自出:必须解决落后的自耕农业方式水平,必须解决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水平。概括而言,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村“自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再加分析,可以得出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自耕和个体”上,因而,解决原始或半原始农具下的自耕状态和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营水平,就成了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现时答案和起步抓手。与时俱进的要求和三农问题的现实都要求我们进行反思,三农的问题根源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三农问题。
我认为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三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我省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宽,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今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农民。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措施,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民外出务工应用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扩大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五是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集中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坚持兴修梯田,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六小”工程和农民住房改造。
而“农业合作化运动”正是以农业劳动者为主体,自有农具,集体机具和集体积累,个人现金等为股本或股金,组成的以自愿结合或自然村为单位组织的以农业经营为主的体制。从而实现原始自耕农到集体农业生产者的转变,实现自己自足个体小农经济到混合经济股份企业经营的转变。以现有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起步,再过渡到农产品等的加工经营,再发展到农业和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逐步实现集体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水平。
因而,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
农业合作化这一措施,说到底,它是适应了当时文革后期农村集体经济混乱不堪的现实形势的治乱之举,更从根本上说,它更适应了当时广大农村落后的自耕农业方式的生产力水平。农业合作化,作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实际事例,在政治经济学历史上,应当留下浓重的一笔。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农业发展特点来看,农业合作化运动经过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很可能成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的体制基础。因而,从发展的角度看,从规划的角度说,农业合作化都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为三农问题的快速解决提供了一把有效的钥匙,它是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的一条出路!当前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眼全局创造性的做好“农退”这篇大文章。率先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自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就必须解决原始或半原始农具下的自耕状态和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营水平,而相对于“自耕”和“个体”的只能是“合作”和“集体”,故开展“农业合作运动”对解决现在的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快速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和搞好新农村建设,主要课题有三个:投入问题、组织问题和土地问题,农业合作化是农民为探索解决这些问题自发进行的制度改革探索。 由农民创造的各种新型合作组织,各有其不同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特点,经过不断的发展进步,所以农业合作化便成为解决当前三农难题和谋求未来长期发展的一个体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