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村发展模式概述
从资源利用方式角度来看,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和投入物产出效率不高的问题突出。粮食等农作物单产水平在不同年份、不同区域和不同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农业灌溉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农业投入物如化肥、农药利用率相当低,饲料报酬率不高。在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未来5~10年中国农村资源利用方式将会有所突破,生态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得到推进。
从微观层次的农业经营组织变化来看,中国农村发展将会打破小规模均田制格局,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后中国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绝大多数地区采取了按人或按劳动力均分土地的形式,形成了分散、均田的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家庭土地承包调动了广大农民积极性,实现了农业的第一次飞跃。但是,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一步,分散的农民家庭小规模经营将会导致农业竞争力的下降和丧失。
从农业比较效益的变化角度来看,中国农业发展将会实现由弱质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长期以来,人地关系比较紧张、国家发展战略选择和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发展比较注重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农业结构优化关注不够,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种养、加工和流通相脱节,产业化水平不高。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一步推进,未来5~10年农业效率偏低的状况会有所改变化。
从地域性和组织性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将由就地为主向跨地区为主转变,由自发为主向有序流动为主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乡镇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的改变,企业集群优势的显现,中国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形成,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逐渐成为主导方式。
从农民收入增长及受其影响的生活水平来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实现了由追求解决温饱问题向追求小康生活目标的转变。到2000年末,中国农村居民整体上跨入了小康生活门槛。中国农村在解决温饱和基本实现小康后正在大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不但将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而且也将把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保护农村资源环境,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从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正进入由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和由城乡分割向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早期阶段要靠农业和农村提供剩余。当城市化水平超过40%,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大大下降,而工业的相对地位逐步上升到绝对优势,工农业和城乡经济就会发生结构性转换。“农业不再从资金积累上支持工业的发展,农业的剩余用于自身的发展,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则依靠自身的剩余积累” 。
二、1978~2003年: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无论是在中国农业法律法规中,还是在年度农业农村政策中,都明文规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一段很长的时期内,在中国农村的广大地区,农村经济主要就是农业经济,而在农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往往又是粮食经济。因此,从政府要求农业担负的使命,即提供物质基础,来概括过去很长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但仍不失一定的合理性。
不可否认,在改革后不同阶段中国政府曾提出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等政策。这些政策倾向丰富了农村发展的内涵。但是,如果对这些政策倾向出台的背景及其实施过程所带来的冲突进行考察,就会发现政府将农村经济定位为农业是基础的选择始终没有改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在农产品比较充裕和国家工业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出现的。每当农业基础地位出现波动时乡镇企业的发展总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达到一个新阶段后,关停并转乡镇企业曾成为政府的倾向性选择。政府关心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主要是从拉动国内消费,解决工业品产能过剩问题的角度出发。农村扶贫也主要是从帮助贫困农民发展农业来实施的。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主要是从国民经济全局需要出发的,从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和巩固的要求来考虑的。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经济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否认,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一些带动能力强的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甚至超过中西部的一些地级市。但是,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大局是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与其说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为国民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型的,不如说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是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的。
农村经济发展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的模式,最主要的表现是农业发展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充裕、丰富的食物和工业原料,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相对廉价的要素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甚至资本。这种模式服务了国民经济大局。农村经济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也忽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西部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导致了“三农”问题的突显。
三、2004年以后:以科学发展观重构农村发展新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主要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在这种模式下,农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按低标准补偿征用的农民土地以及压抑农村金融发展而带来的农村资金外流,无不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是,这种模式也促使城乡之间、农村地区之间和经济社会之间的不平衡和不协调。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重点和难点都放在农村。按此布置,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处理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农村发展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
新模式的特征是:第一,以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农村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第二,农业发展要更为重视竞争力和效益的提高;第三,更加注重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四,更为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