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2020-05-06 财经 75阅读
现代企业文化的根本基点和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概括地讲,干工作为了人,干工作依靠人,这就是以人为本。
企业价值文化与人的需求
企业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载体,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都会利用这个载体,塑造和弘扬企业文化,员工在这片沃土上不断提高素质,塑造自己的人生之路。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关键性力量,文化的缺憾必将带来企业的畸形,文化的丢失必然带来企业生存权的丧失。这说明企业与员工关系密切,员工的人生价值与企业价值之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具体表现在企业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企业对内不断满足员工的需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成功的精髓。职工是企业效益的创造者,企业是职工获取人生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和舞台。企业因有受过良好培训的员工而得益非浅,而个人则因增加了某项技能、提高了素质而受益。要确立企业发展与员工受益为一体的价值观,就要树立企业的家庭观念。员工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从事某种工作,要尽自己的技能,同时也在单位增进和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比尔盖茨说过:“我给员工最大的福利就是给员工以支持,给予员工培训。”我们说的福利,一般就是给套房子或给些钱,他不是这样的,他说给员工最大的福利是给予员工支持,给予员工智慧,这很值得深思。
世界上兴起一个EPA(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它是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这就是现代企业的“爱抚”管理。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爱抚”。我们知道,企业的成长首先是原始资本的积累,企业要靠原始资本的积累才能发展、成长,而企业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牺牲员工眼前利益的过程,如果企业把赚的钱都花掉,这个企业就不能发展。解决这些利益矛盾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爱抚”管理,这是一种关心的管理。
企业对外以用户为中心
在企业外部,以人为本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或者说以用户为上帝。导致公司破产、工人下岗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是企业没有市场,用户不需要你了。所以说,顾客是上帝,顾客的需求和态度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以用户为中心有6个原则:
一是对用户保持始终如一的态度,不能投机取巧,博其一时高兴,长年累月都要如此。
二是对用户价值进行细心分析。
三是预测用户需求。
四是提倡有亲近感的交往,讲究待客之道。
五是让用户自我服务。
六是要结合用户满意修订考核制度。相当部分企业没有树立起以用户为上帝的思想,就想着去赚钱;还有的更简单,像赌徒一样,捞一把算一把,不管以后的死活。
今天想起来把客户当成上帝,明天忘了就把客户扔在一边,不能持之以恒地去考虑,没有把以人为本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战略和经营道德之中,这样的企业难以做到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经营文化与人力资源
企业经营的理念实际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有的外国人认为中国企业有两个不会,一是不会资本经营管理,只会财务会计管理;二是不会人力资源管理,只会搞档案、人事管理。如企业设有财务科,管预算、管财务收支,但不知道怎么进行以钱生钱的资本管理。有人事科或劳资科,管档案、工资、提拔、调动,但不会开发人力资源,发掘和培养员工潜能。这些看法有些片面,但值得研究参考。
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人才战略
企业有四大人才。
一是企业家,企业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是负责决策决断的那些人。可以说,不重视企业家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企业家是当今时代最稀缺的人物,他们以经营企业为终身的职业,一定意义上是资本和市场的化身,也是拼搏和奉献的化身;
二是管理人才,从事企业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专家,这些人才在企业也相当缺乏;
三是专门的技术人才,包括搞地下铁路、盾构,房屋的整体搬迁、整体爆破等,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
四是技工群体。那些农民工、技工群体也是人才。应该说,农民工为我国当今建筑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也存在需要继续培训、提高素质的问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