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不爱上课

2023-05-03 综合 61阅读
从大学教师的角度,如何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大概是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时内心都会涌出来的“天问”。大学教师如今不再自带天然光环,学生为了学分虽然不得不来按时点卯,但真正听课与否,全凭当日心情的阴晴。当然,学生心目中的课程重要性,也自有一套标准,比如理工科的专业课永远都有学生积极占位,文科类课程则多是避之不及,大多都是躲在教室的角落里低头刷屏,要么干脆趁此机会闭目养神。理工类专业课不仅本身难以过关,但毕竟实用有效,而大部分文科课程在学生心目中,要么是僵硬教条的灌输,要么多属不切实际的谈玄说妙,学它何用?
可是,就算大家觉得文科“无用”,但是却不能解释今日校园里的一个现象,那就是许多理工科学生依然充满彷徨与迷惘,正如媒体经常报道的那样,大学生放弃学业整日迷恋电竞者,不乏其人。另外还有不少对学习充满厌倦情绪的学生,就算他们一次次地立志自勉,最终仍然抵抗不过内心中那一根不安定的“芒刺”。他们深知学业与未来的职业前途密切相关,但是他们似乎无法寻找到学习的动力,乃至会对人生道路产生深刻的怀疑,情绪低落乃至抑郁者,并不鲜见。
我大学就读工科专业,后来的人生经历在电信工程师、财经报纸编辑的职业轨道多次转换,使得许多了解我背景的理工科同学常常跑来脊颤纤好奇地询问:“老师,您是如何转换到现在的兴趣和职业方向的?我为什么无法找到自己的兴趣呢?”这些同学,读的都绝非冷门专业,不乏金融、通信工程等前景良好的专业,但虽然进入理想中的专业,却依旧无法找到学习的乐趣,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却不知何去何从。
所以,就读什么专业,是否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并非是厌学的关键,就像我所接樱仿触的学生,专业大多并不冷门,看上去对人生也有非常积极的态度,但是仍会找我询问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或许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来自于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意义缺乏感”。
所谓“意义缺乏洞磨感”,是指在大学阶段,年轻人多会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作一次前瞻式的想象和规划。当然,今日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顺从时代的主流价值,那就是“赚钱第一”。但仍有一些年轻人,内心中会对这样的人生价值排序有一种天然的不满与反感。他们性格敏感,也善于思考,对于自己不热爱的事物,也往往缺乏耐心,因此,一旦当他们开始思考“究竟为什么去努力奋斗”的人生问题,就非常容易产生强烈的“意义缺乏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