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只炸广岛和长崎,不炸其它城市?例如东京

2022-04-16 综合 57阅读
二战期间,美日双方交战,日方死不投降,美军损失巨大。在不得以的情况下,美军很有限地仅对日本的两个城市投了原子弹,并且特别选择了人口不多的城市(也可选择东京或大阪),如此充分体现了美军对战时的日本国民的关照。然而日本为了扮演战争受害国的需要,将当时因原子弹爆炸致死的死亡人数夸大。在广岛炸死了二十万?夸张,最多一万。日方说他们有每个死者的名字,要知道死者是无法自己登记名字的。一定是活人后作的,我们就可以怀疑这个数目有人为夸大的可能。

1、原子弹只炸了方圆几里的面积的市区,在那个区里面不可能有二十万人居住。而且美国空军对投弹点的选择事先作了调查,是军事地点,死亡人主要是军人,而不是平民。

2、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是住的木制的小房子里,这种房子很不结实,有时一个人使点劲都可能将它推到,在原弹的冲击波下所以倒了很多,看起来好象一大片,实际的损坏并不是看起来那样,也不是日方提供的照片那样。房子的主人可能只是由于房子倒了,无法住而离去,并没有死亡,战时又很乱,原子弹爆炸区的核辐射,是当地居民纷纷移居它地,死亡的统计是有很大误差的(保守估计夸大了十倍)。

3、当时的日本军政官员们由于忙于逃脱自己的罪责,避免盟军的处罚,没有时间去处理那些受到核辐射的人,如提供饮用水,食品和必要的医疗措施,致大批的爆后幸存者无人照顾而死于饥饿。这些死亡是不应该计在原子弹爆炸的账上的。

4、另外一实事是,在战争快要结束的那个时期,日本人的情绪低落,亡国的压力使很多的日本人不堪忍受,而且日本民族是有自杀习惯的民族。在那样的时期,大批的民众以死避免受活罪的情况很多,这批人也不应当计入原子弹爆炸的死亡人数中的。所以说日方统计的原子弹爆炸直接死亡数字是不准确的,实际死亡人数比统计的要少少二十倍,故一万左右是比较接进的数字。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原子弹真正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美国为促日本早日投降而轰炸广岛和长岐。兵凶战危,既然日本发动战争,当然要准备死人,因此,虽然许多人一夜之间死于非命可以说是个悲剧,也可以说是日本自找的。但是,现在的日本却利用这个事件,动不动就以“唯一挨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的身份到处招摇。比如,当1996年我国进行正当核试验的时候,日本就以这个借口向中国施压,其行径几近无耻。我们先不谈击毙发动战争国家的国民是否正当,不谈美国在中国学者的建议下而没有选定京都奈良作为目标是否是便宜了日本,不谈美国轰炸广长二市和日本疯狂轰炸武汉重庆的关系,也先不谈在广岛和长岐这两个当时日本最大的军事工业基地城市里夜以继日工作的国民是否是象现在日本宣称的都是正在逛公园的“和平居民”,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编造的“广岛炸死二十万人”这个谎言的漏洞。首先,日本人说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人数是编造的,而他们自己关于广岛原爆死者的资料才是真的。理由之一,日本人说他们统计的死人数目如何精确,恨不得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多少位;之二,他们每个死者都有详细资料,姓名,年龄,籍贯,简历等,据说连同时遇难的外国人的资料都有,因此真的不能再真了。

那么,就让我们来分析分析日本人的这个在世界上到处宣扬的“精确数据”吧。

首先,日本人质问中国为什么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以前没有,到最近才流传,似乎只要不是当时统计的就一概不算数。我们不知道日本关于广岛的资料是什么时候得出的,那么就让我们就统计时间作一次简单的推理吧。

美国在广岛长岐投下原子弹,日本人一片混乱,那时最紧要的事自然是恢复生产或者是逃命要紧,要统计的话也是统计工厂设备被毁多少,武器弹药被毁多少,死了多少人是顾不上管的。紧接著日本投降,日本向美军交接的也只能是军队,装备,武器等物资,不可能连死人都交接的。

美军占领期间,美国人当然要研究原爆效果,但他们关心的只是爆炸对物质的破坏力,至于炸死了多少敌国人,他们并不会很关心的。而日本人自己呢,在那以后的很长时间内一直关心的是怎么从美国占领军手里多骗点面粉(参见李敖的著作),肯定顾不上了解死了多少人,因为一是自己能不能活还得看运气呢,二是死于战争的人太多了,大家也不会很在意他们是死于八路军还是原子弹。美国当然也不会鼓励日本人去统计炸死多少人。

那么这种情况持续了多久呢?当然要等到日本经济起飞,人们有了空闲时间和资金。这时最早也应该是七十年代中期,距离1945年已经有30年了。就算中国开始研究南京大屠杀始于八十年代,难道30年后的统计数据就是精确的,而35年或者40年后统计就是不精确的??

我们再来看看那个所谓的“精确数据”。这么大的事件,又处于这么大的范围,必然会有误差,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说,轰炸那天,可能有人死于营养不良,死于对战争绝望自杀,死于身体衰老,这些死者算不算“原爆牺牲”呢?如果算,那么那个纪念原爆的纪念碑就不应该全算在美国人帐上;如果不算,那么日本的那个数据就是错的。难道一个所谓的“二十万”人的城市那天就没有人自然死亡?当然是不可能的。

统计死亡人数,最可靠的当然是清点尸体,确定死因。但是我们知道,原爆的温度非常之高,连瓦片都会熔化,何况人的血肉之躯?那么这些死者算不算呢?要是算的话他们的具体数字是多少呢?如果统统都算失踪,那么又势必和其他失踪的人混淆了。日本又凭什么得出一个如此精确的数字呢?

统计死亡人数,日本只能是根据户籍册进行。大家知道,日本早在江户时代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户籍制度。但是,这并不代表日本能统计出如此精确的结果。人口普查是静态的,人口情况却是动态的,你当然不能把广岛的户籍册上的人加起来,减去幸存者,得出原爆死亡人数。一,当时日本已经穷途末路,征兵范围已经扩大到十几岁到五十几岁(具体年龄我记不清了)。就算广岛当时户籍册上有二十五万人,至少也应该有三分之一的男子被送上了中国,东南亚,太平洋等杀人战场,那么广岛还剩多少人呢?八万多而已。二,原爆中这八万人全部被炸死了吗?也不一定。原爆威力巨大不假,但那主要是相对于普通炸弹的几十米的有效半径来讲,其实那时的原子弹有效半径也就是几公里,难道这八万人在那天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原爆圈里吗?显然不可能。那么就算三分之二的人在圈内,即是五六万人吧。是否那个“瘦子”(原子弹的名字)能一举毁灭所有的五六万人呢?也未必。我们知道,只有极近原子弹爆点的地方才有高热,而在更远的地方它的威力则表现在冲击波上。正是因为原子弹的威力并非象人们想象和传说中的那般恐怖,韩战时当人民中国表示不怕原子弹的时候美国也就没了办法。日本战前的房子清一色是木板建筑,没有什么钢筋混凝土,这种建筑连台风都抵御不了,更不用说原子弹了,所以才给人已全城毁灭的错觉。其实,当房子倒塌的时候,在这种房子里住的人幸存的几率反倒大一些。所以,就算是有一半人被炸死砸死,其他人还不至于当场死亡的。当然,在事后抢救中也可能因为缺医少药而死亡,但这只能由日本人自己负责,正是日本自己发动穷兵黩武的战争才消耗了自己本来就不多的资源。如果日本现在再挨一颗原子弹的话,我相信死亡人数一定会大大减少。这次阪神大地震,瞬间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几十颗原子弹,作用范围远远大于广岛,也没听说死了“二十万”人,其实仅仅是几百人而已。

日本将据说受了幅射而得病的人也算在原子弹头上,动辄将这些可怜的人推出来为自己不可告人的军国主意目的服务,宣讲原子幅射的可怕。瑞典并没有遭受原子弹轰炸,其公民投票却决定斥巨资关闭所有核电站,而日本呢?却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原子能发电站,而且据说还在秘密发展核武器技术,说明他们并不害怕什么核幅射,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也说明他们自己也不觉得原子弹有多么可怕。

日本人按照户籍册,把战后没有出现的人都算作被原子弹炸死的,然而,难道那些广岛籍的日本兵在投降后就一定回广岛报到吗?不一定。广岛师团在东南亚无恶不作,血债累累,抗战胜利后其中首恶必然遭到当地政府严惩,难道他们也算是“原爆死难者”而享受纪念?原子弹爆炸后,广岛一片狼藉,幅射严重,回国的广岛士兵自然不愿再回广岛居住,他们有的人可能去了其他城市打工或做生意,有的人可能去了美军发面粉比较多的城市。日本的统计人员把他们都算在死难人数中,这数字有何可信度可言?

其次,日本声言他们统计了死难者的姓名简历等资料,乍一看确实也使许多人受了蒙蔽,以为有这么多的资料作旁证还能有错?其实日本正是抓住人们的这个心理来做文章。要弄名字和简历还不容易?从户籍册上直接抄下来就行了,实在凑不够人数,自己起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况且日本人起名字又特别容易,比如姓山本的,从山本太郎,山本次郎到山本五十六,根本不用动脑筋,一下就多了56个“牺牲者”了。外界人士总不能一一核对名单上人名的真假吧?就算你查到有可疑的地方,他们也可以狡辩说那些人已经全家罹难,或是重名重姓而已,一句话就可以搪塞过去。至于所谓的当时一起遇难的外国人,那更是爪哇国里无处寻了。

综上所述,即时拥有高中水平的推理能力,也能推算出原子弹在广岛炸死的人数应该在1万至3万之间,最多最多不会超过4万,相比日本轰炸重庆,盟国轰炸德累斯顿,甚至东京大轰炸,这个人数并不算多,我们也从未见到德累斯顿人一见面掏出张名片说:“我就是来自那个挨了盟军过饱和轰炸的德累斯顿,请多关照。”可是日本却利用广岛和长歧,每年举办欺世盗名的什么“祈祷和平”大会,把自己打扮成天真无辜酷爱和平的和平鸽。就是这些“和平鸽”们,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多的军事预算,拥有亚洲最大的海上舰队,不时想去到柬埔寨,我国的台湾等地方去“自卫”。

南京大屠杀的数字虽然不是精确的,但却是合理的,因为人们的统计能力也就只能达到万位,就算死难人数减少到29万,日本的罪恶也不能减去一分一毫!日本广岛的数字是“精确”的,却是不合理的,是虚假的,是可耻的。

有时,谎言编造的太过精密,反倒会露出马脚。而日本本身就非常“善于”编造这类自欺欺人的谎言。比如,明明是关东军蓄意挑起九一八事变,日本偏偏宣布说是因为巡逻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拒才“严惩”中国军的,可是就连当时其他帝国主义的观察家都奇怪为什么日本军队会三更半夜在宛平城下巡逻;明明是为达到偷袭珍珠港的目的而故意造成最后通牒延迟送交,却称是当时翻译太慢,似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责任要大使馆的一个小职员来承担。而关于广岛的原爆的数据则是日本人的又一“杰作”。既然日本人喜欢在数字上作文章,我们就应该在这方面回击他们,认清历史,牢记历史。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