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王室几乎千年不变,而中国王朝更替却走马观花

2020-06-06 综合 71阅读
“皇室”和“王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皇室,就是皇帝家族。西方帝制是从罗马帝国屋大维开始的,之后的各种皇帝也追溯此源为正朔。但“皇帝”一词在拉丁语中为“Imperor”意为“军事统帅”,屋大维开创的帝制虽然是帝制的实质,却有共和的名义,是一种“穿着民主外衣的帝制”。
不同于中国古代有一套严密的宗法制继位制度的帝制,罗马最高执政官的权力最终来源是人民,皇帝去世之后的权力从理论上来说是要交换回元老院,再由元老院赋予下一任皇帝,而不是中国式的直接父子相承。
事实上罗马帝国直到戴克里先才正式确立君主制,但却是非世袭的君主制,依旧没有严格的帝位嬗递规范。最高权力继承制度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整个罗马帝国皇位沿袭的混乱。详见我这个没人理的回答罗马帝国不同时期的皇位继承制度是怎样的?
所以整个罗马帝国都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皇室。直到神圣罗马帝国、奥匈帝国哈布斯堡家族垄断了帝位,才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皇室。
王室,就是国王的家族。国王一般是罗马帝国崩溃后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蛮族国家的首领。此为世袭,这个制度是以欧洲中世纪分封制为基础的。
欧洲跟中国的玩法不一样,你想当皇帝也得教皇同意啊,人家的皇帝都得教皇点头才行,虽然教皇不会直接干涉宫廷斗争,但你好歹也得是个贵族血统啊。拿破轮想当个皇帝,也得费了半天劲打到意大利,最后教皇在兵威之下才给他加冕,要不然也只能当一辈子的首席执政官。你要是个平民,想玩中国这一套造反当皇帝,基本没戏,人家护教国也不是吃素的。所以,最后拿破仑还是在欧洲反法联盟的围剿下被捕入狱了。
简言之,这是由中文的“国家”与英文中的“country”或“state”之间的区别造成的。
中国的封建帝王,拿国当他自己家的私产,改朝换代相当于房子换主人了,总得过户吧,所以就改国号呗,名不正言不顺嘛。
而英国的墨洛温王朝、温莎王朝、汉诺威王朝传承的都是征服者威廉的血统,只不过每个王朝第一任皇帝的不是第一继承人,以他原来的封地命名新王朝罢了。若照这逻辑,朱棣以后的明朝应称“燕朝”。
可见中外对国与家之间关系的理解是不同的,自古如此。
罗马帝国的皇帝并不都是屋大维的后代,多是皇帝的养子或领兵的军阀,他们的皇帝可以换,但没“王朝”的概念,只有国家的概念,只有“罗马帝国”。
中国更重血统、更重视“家”,而欧洲更重视“国”。同样是国家,中国的封建王朝更准确的表述是“家国”,西方的才是真正的“国家”。
在古代欧洲每一个国家都会以当政的王朝来称呼,如现在的英法俄等国,在古代只是相当于领地,就如同我国的山西古称晋,陕西古称秦一样,如法国在波旁家族统治时期一般会称为波旁王朝或法兰西王国,而不会称为法兰西王朝,
而中国的历代国号其实是王朝称号,所以有汉朝、唐朝,但自己不会称自己为汉国、唐国,否则会被认为是侮辱,因为朝之下才是国,如汉朝有许多诸候,他们才称国。如齐国、晋国等等,但在中国唯一一个例外是清,我们现在称他为清朝,但他们自己多称自己为大清国。并且多次公开否认自己是中国人。
君主立宪之下,国王、天皇就是个拖鞋!主人是选民和选民们选出来的首相议会,主人在换!鞋子还是那双!不同人踩而已!
以英国王室为代表同中国进行比较。
英国历史上共经历如下王朝。
韦塞克斯王朝
维京人入侵。
丹麦王朝
爱德华击败维京人,韦塞克斯王朝复辟。
威塞克斯王朝
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入侵。
诺曼王朝
威廉一世外孙斯蒂芬即位。
布卢瓦王朝
诺曼王朝最后国王亨利一世外孙亨利二世即位。
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王朝倒数第二个国王爱德华之孙亨利四世击败其兄金雀花王朝最后国王理查二世即位。
兰开斯特王朝
金雀花家族约克公爵爱德华四世击败兰开斯特王朝最后国王亨利六世即位。
约克王朝
兰开斯特最后国王亨利六世侄子亨利七世击败约克王朝最后国王理查三世即位。
都铎王朝
都铎王朝最后国王伊丽莎白一世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即英格兰王位。
斯图亚特王朝
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克伦威尔担任护国公。
克伦威尔空位期
查理二世复辟。
斯图亚特王朝
斯图亚特王朝最后国王安妮遗嘱指定詹姆斯一世外孙女之子乔治一世即位。
汉诺威王朝
汉诺威王朝最后国王维多利亚之子爱德华七世即位。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王乔治五世放弃德国姓氏改姓温莎。
温莎王朝
相比而言的中国,从秦始。

农民起义

军阀割据
三国
军阀统一
两晋
军阀割据+少数民族割据
南北朝
军阀统一

贵族依靠农民起义

军阀割据
五代
军阀统一
两宋
异族入侵

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异族入侵

在英国王位继承顺序表中,我着重体现了各君主之间的血统联系。
不难发现,英国王位的传递都是在贵族之间进行。而英国所谓的王朝更迭,除了两次异族入侵之外,也只不过是国王所在家族的变化。这一点在英语中也有体现——“House”一词既是家族的意思,同时也有王朝的意思。
而中国的王朝更迭则是农民起义,旧军阀割据或者是异族入侵,定国号改年号,更改天下正朔。完全不同于欧洲的朝代更替。
所以我的意思是,欧洲的王朝和中国的王朝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好吧。。。
欧洲中世纪是封建制,依靠血缘的世袭分封制。有一个较为稳定的贵族阶层,王位的传递王朝的更替往往都发生在贵族阶层之间,与平民没有太多关系。
中国在秦朝就已经完成了封建制向中央集权帝制的转变,郡县制和官僚制的出现使皇帝通过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依靠庞大的官僚系统对庞大的帝国进行直接统治。同时形成了通过读书科举努力晋升的更有活力的士族阶层,而不是欧洲的血缘固话贵族阶层,在中国,贵族更多是因嘉奖而封爵。
在欧洲,国王必须拥有贵族血缘。而在中国,皇帝人人都可以做众所皆知,在皇帝昏庸无道的时候揭竿而起取而代之是合法的,是中国古代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所宣扬的。
贵族则是另外一个概念。英国皇室是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家族,英国没有经历过非常彻底或者说暴力的革命,因此这些家族的根基并没有损害。二战之后,有些贵族把自己的领地和收藏捐给了国家,自己保留虚衔,和普通人一样上班下班买菜做饭。主要是因为战后贵族后代无力供养佃农和领地,因此将某些私产让渡给国家。
其一,政治结构上说,英国君王权利很大程度上受到议会,律法和宗教因素制约
对王权的制约,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君民矛盾。这根源估计是受天主教“君权神授”的思想影响。国王们连继位和婚姻都必须得到罗马教廷的许可。这种严格的制约沿袭到日常的方方面面,使得他们没有太多机会“无法无天”,君,神,议会这相当于当时的权利分割,总之就是,英国国王已经习惯于被管束,权利没有特别的大
虽说历史上有过几个解散议会几十年的国王,但是到了银子花光了后,还是不得不乖乖召集议会商量收税的事情 “你根本没权利涨税!”这也可以见得,每个国王都是很遵守祖宗定下的“国王管理条例”的,里面定下了,你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原因太简单了,你要是不遵守,铁定被其他家族逮着机会灭。继任的家族,也会遵循这些“律法”,这是经过几百年各家族内战之后达成的“统一价值观”,并且很早很早写进宪法,获得了广泛的民众基础,(PS:没有研究过为什么德国和法国情况和英国完全不一样,德国的貌似是1900年后被逼退位,之后就再也没有君主,法国路易直接被法共满门抄斩)
家族之间,即便斗争过程有时候极度暴力血腥,但是平静下来后,一切还要按照祖宗的老规矩来办事。可以说,皇位争夺战,只是换个领导而已,整个社会的根基没有太多变化,
反观那些总想“把上家斩草除根然后过把皇帝瘾就算死无葬身之地于下家只手也值得”的渣们,这些英国皇室家族聪明多了,真的就没有中国历史上那种数之不尽的满门抄斩什么的,甚至还有伊丽莎白一世砍了自己侄女,却让侄女儿子继任国王的事。砍了苏格兰玛丽女王,仅仅是个人恩怨,让侄女的儿子继位,是不得不遵循王位继承法的规定(苏格兰詹姆斯六世成为英格兰和苏格兰共同的国王以后,也完结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千年纷争)
其二,估计有个原因是英国社会流动性低下
英国自从有了贵族,贵族和平民之间几乎就没有流动性。皇位仅仅是在几个通过婚家族间倒来倒去,要推翻,也是亲戚看你国王不守法,然后纠集家丁把你国王赶下台砍掉替天行道,根本就没平民什么事,更激烈大范围的皇位争夺战也只是几十年的玫瑰战争而已,其他的也只能算宫廷斗争剧
在相对开明的时期,君主懂得放权,各乡绅自治,各郡百姓安居乐业,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机会成本相对高
自从克伦威尔砍了查理一世以后,进入联邦制时期,英国第一次在没有国王的统治下过了几十年,按现在的观点来说应该是好事
可是,好多百姓觉得,这两父子还不如查理一世呢,于是在民众和保皇党的共同努力下,斯图亚特王朝得以复辟,查理二世继位,
这也正好印证前面提到的,民众对于这种“换君游戏”没太多兴趣,只要我自己过得不错,谁当皇帝都没什么太大关系,就算杀了皇帝分田地也轮不到你。
最后,英国贵族相比世界上其他被颠覆的统治家族来说,口碑好太多。
“谦逊” 个人觉得用在英国皇室上很恰当 一点不马屁。
虽然屠杀起其他亲戚来毫不手软,但是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民众和议会,要想得到支持,平日也只能点头哈腰。轮到打仗,也是亲自挂甲上阵各个家族历代战死的国王都有不少。总的说来,越早和他人(民众和其他竞争者)达成有效共识,越能巩固统治基础和保护社会结构不被破坏,越是存在不平衡和单方面的强烈压迫,统治越是支离破碎。
从1368年明朝成立到1911年清朝结束,中国替换过一次王朝,英国王室替换过七八次王朝,包括在革命中杀掉了一个国王,法国王室替换过三四次王朝,也被杀掉过一个国王;这两个还是最稳定的地区,至于别的地方就更加不谈了。所以LZ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成立。

多补充一句,英国大概是唯一一个勉强够得上千年不变的欧洲王室(我们姑且忘记被砍头的查理)。但是英国的全部国土面积相当于我们国家一个省。气候、资源、人口、经济、政治、宗教和我们国家没有任何可比性。随便举个例子,在中世纪英国全国的法官数量很少,打官司基本只能去伦敦,在这种背景下,英国逐渐产生了一种很独特的制度叫做普通法(通俗的名字叫做判例法),并且一般认为普通法的权威可以高于王权。但是在中国,顺天府的宝坻、四川的巴县和台湾的淡水可以适用皇帝颁布的一套全国相同成文法,但绝对无法想象各地的县令可以基于一个一个具体判例积累起一整套足以和王权相抗衡的法律制度。

在没有可比性的情况下,讨论英国为什么稳定,而中国为什么有变化实在是没有意义。

为何中国的王朝更替就一定要改国号?
在中国换朝代一般都要打,不打也是外戚夺权,一定要换了姓的,因此一定要换朝代号,换皇帝没换姓就不用了,康熙传位雍正,一个姓,不用换朝代号,只换年代号。元朝金德,明朝火德,清朝改后金为清即克火,为水德。五行都改了,朝代不改,自己要自己命么不是。
英国,除了英格兰侵略苏格兰且并吞,上千年来都是有血统一脉传承的,从伊丽莎白二世往上找,不是亲的就是热的。那努尔哈赤和朱元璋有亲戚关系么?但英国是换国王换王朝,就要换称号,不过现在可能不会换了,温沙王朝可能要永远了。英国王室(英格兰王室和17世纪以前的苏格兰王室)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王室家族。与欧洲许多王室都有着复杂的血缘关系。按英国传统,继位的国王要以自己的名字来确定封号,查尔斯王子的全名为查尔斯·菲利普·阿瑟·乔治。按习惯能用来做封号的只有排第一的查尔斯,如果用查尔斯来定封号,那么他应就是查理三世,一般不翻译成查尔斯三世,查尔斯王子如果不喜欢查理三世这个封号,就只能用自己最后一个名字即乔治了,上一个乔治国王是他的爷爷,也就是伊丽莎白二世的爸爸乔治六世,所以查尔斯王子就要尊称为乔治七世了。
英国是每死一个女王之后的新男国王都要以他父亲的封地命名一个新王朝,查尔斯王子改王朝换这个代号是可行的,他爸爸也就是伊丽莎白二世老公菲利浦亲王是希腊王位的继承人(可惜希腊后来共和了)。他的名字是菲利浦蒙巴顿,所以查尔斯王子大可将王朝命名为蒙巴顿王朝。不过乔治五世的老婆玛丽王太后这个老女人在伊丽莎白和老公结婚时,让邱吉尔和枢密院出了个规定,就是将温莎的名字继续用下去,不能改成蒙巴顿。再说日本,去查吧,所谓天皇几千年都查得到血统传承,但要不是日本经常*生子严重,日本王室早就断根了。嘿嘿。不过大面上一定要承认一脉的。所以日本换王不换朝,只换鸡年。
伊朗从桑德到卡扎尔到巴列维,不同王朝不同国王。朝鲜上一个王朝叫李氏,明太祖给赐名朝鲜王朝,比明,清寿命加起来差不多了,现在是金太祖创的DPRK,国号一定要改。凡换姓换血缘的一定要改国号,有血缘传承的有的改纪年,有的改王朝号,但都不改祖上创立的国号。中国那么庞大,那么人口众多,矛盾决定了中国的不同,换朝就是你死我活。活下来的还用旧号,这是没病还是有病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