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泰国王室为什么认这位中国人为祖先

2020-09-15 综合 125阅读
德高望重的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去世了,举国哀戚。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泰国王朝的第九位国王(即拉玛九世),有一个中文名字,叫郑固。
普密蓬国王深受泰国民众爱戴

这并非一些外国人时髦地取个中文名,而是泰国王室与中国确实有着很深的渊源。事实上,泰国拉玛王朝都以郑为姓,其开国国王拉玛一世,中文名郑华,他当时向清朝皇帝上书时,就自称是中国人之后。
因为拉玛一世的政权,是从一位中国人手中夺取。

这位中国人,就是被称为泰国吞武里大帝的郑信,1767年至1782年在位。
郑信又名郑新、郑国英,他的父亲,《清史稿》考证名叫郑昭,应该来自中国潮州一带。明清时期,福建、广东不少民众下南洋谋生,郑昭应属其中之列。

尽管在史书上,郑信被认为是中国人,但更准确地说,他父亲是中国人,他本人则为中泰混血。
当时的东南亚各政权混战,尤其是缅甸与泰国征伐不断,这种仇怨,其实今天依然存在。

郑信在起兵反抗缅甸侵略中崭露头角,并先后征服了今天老挝、柬埔寨等许多地方,奠定了今天泰国政权的基础。当时清朝与缅甸一度处于战争状态,为取得清朝的援助,郑信以中国人后裔身份与清朝修好,泰国成为清朝的属国之一。
但按照泰国史书记载,郑信晚年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他与佛教寺院关系紧张,据信他命令寺庙将他作为神来供奉,但遭到寺庙方面的拒绝。当时,灾害频仍,民不聊生,郑信则铁血镇压,于是民怨四起,反叛不断。

1782年,暹罗发生兵变,郑信被废黜,他请求出家为僧,但未得到允许。正在与越南作战的拉玛一世听闻政变,迅速与越南达成和解,处死了作为太子的郑信之子,回兵暹罗,平息了叛乱。
他随即下令处死郑信。按照泰国王室的记载,1782年4月10日,郑信被公开斩首,他临刑前曾要求与曾为亲信的拉玛一世对话,但遭到后者的拒绝。但据越南史书记载,郑信则是按照惯例被鞭子抽打致死。

拉玛一世随即登基,“拉玛”,即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罗摩,即代表神化身在人间进行最理想统治的君主,由此开创了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
现在的郑王庙,则是为郑信而建造。

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所谓郑信晚年的暴虐统治,不过是新政权为获取合法性的妖魔化。但一个事实就是,郑信创建的吞武里王朝昙花一现,却为拉玛王朝长久统治奠定了基础。
但为了避免清朝以篡位进行问责,1786年,拉玛一世自称郑信之子郑华,遣使赴清朝朝贡,不明就里的乾隆皇帝册封他为暹罗国王。

拉玛一世还有穿着清朝郡王服饰的画像。说起来,他在血统上与中国也有渊源,他父亲是泰国本地人,但母亲被认为有部分华人血统。
由此,泰国王室就以郑为姓。周润发在《安娜与国王》中饰演的,即拉玛四世,中文名郑明。从郑明开始,暹罗开始与全面与西方接触,他还曾与林肯通过信笺。

拉玛五世中文名郑隆,普遍认为是现代泰国的缔造者,后世尊称朱拉隆功大帝。
拉玛九世就是当今的普密蓬国王,在位88年,是古往今来统治时间最长的国王。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