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先要学会做人"?

2020-09-13 娱乐 76阅读
哈哈哈哈。。。。 送你一个禅宗公案 短篇: 禅宗有一则公案,唐代有一位连法名也不用的禅师,在山上一棵大树上造了一个像鸟窝的篷子,自己住在草蓬里,人称‘鸟巢禅师’,白居易在杭州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便前往参访,白居易看鸟巢禅师住在树上,十分惊讶地说:‘师父啊!下面是万丈悬崖,你住在这里多危险啊!鸟巢禅师说:我一点也不危险,我看你才危险!’白居易心里觉得奇怪说:‘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职位比现在的省主席还大,那有什么危险?鸟巢禅师说了两句话:‘薪火相交,识性不停。
’其实人人都如此,心里妄想像一把火一样在煎,心里的思想、情绪、业力停不了。白居易到底是学问好、修养高,马上跪下来皈依鸟巢禅师,并且问师父怎么修行?请求师父传法。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话。鸟巢禅师说:‘三岁孩子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 长点的解释 鸟巢禅师的修行很特别,他不住寺庙,也不住水边林下的庵棚,而是在大树上搭了一个巢,像鸟一样地呆在巢里,也不管天晴天雨,有雪有风——这当然极有轰动的社会效应。 唐元和(806-821年)年间,满头白发的白居易听到了鸟巢禅师之名,于是就去拜谒。
白居易在树下礼拜后说:“老师父,您这么一把年纪了,呆在树上既不方便又很危险,还是下来,回到寺庙去吧。”鸟巢禅师在树上说:“太守大人,你的官职这么高了,泡在官场里才太危险了,还是进入佛门吧。”白居易说:“弟子坐镇江山,怎么会有危险呢?”鸟巢禅师说:“官场中的荣辱得失、利害是非太多。
加上这个充满危机的社会,如同熊熊的大火,会无情焚毁一切的。你在其中或得意于青云,或失意于穷途。得意则忘形,失意则生怨,难免党同伐异,怨恨憎恚,喜怒哀乐,机心算计。这种种情况,烦恼哪有稍息之时呢?这样又苦又累,怎么会不危险呢?”白居易听了肃然起敬,问:“照师父这么说,是应皈依佛门以求解脱。
但我自小学佛,几十年来,还没有入门之处,请师父指教。”鸟巢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觉笑了,说:“这不过是三岁孩童都会说的道理,何必用来教训我这个老头子呢!” 鸟巢禅师说:“这的确是三岁孩童都会说的,可惜许多八十老翁也没有做到啊!”这话如一盆冷水,从头到脚地倾了下来。
白居易心中一凛,“是啊,知道的未必行到,行到的未必达到。我学佛多年,满腹经纶,自己又身体力行了多少呢?现在还不得心安,功用又在什么地方呢?”他诚恳地向鸟巢禅师致谢,然后打道回府,继续用功。鸟巢禅师的这一席话,对现代社会中那些拥有一些地位、权力和财富的人,也同样是值得深思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