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啊?

2020-04-25 文化 132阅读

大自然是没有感情的,它对万物都等同祭坛的贡品;老子理想中的圣人(不特指君主)也是不懂感情的,对一切人都任其自生自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最切中我们对国学的错误常识的一句。这句话告诉大家,自然的法则是对待世间万象一切平等;在人的世界里,也应如此才是正道。

老子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看到了一切勾心斗角,真假善恶的斗争,遂写下五千言,道理只有一句——世间“好”与“不好”,“善”与“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相生相克,互为其根;没有绝对的“好”与“善”。

一味追求事物的“好”的一面只能导致另一面的反弹。之后老子便认为,最好的社会秩序应该是没有“仁”这个概念的。因为没有“仁”,也就意味着没有“不仁”。

扩展资料:

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

相当于后世在拜拜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他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

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