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和模型包括哪些?

2020-09-21 财经 190阅读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
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取用物品”与“经济物品”。前者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而且在人类生活中后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这种稀缺性不是指物品活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的,再多的物品与资源也是不足的,是相对的。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稀缺性存在于一切时代和社会,所以它又是绝对的。
同一种物品活资源都有不同的用途,人类的欲望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因此,在用有限的物品与资源去满足人类的不同欲望时就必须做出选择,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更多的“经济物品”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欲望。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分类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按研究的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是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后者主要是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中期。从那是直至十九世纪中期,经济学家在研究国民财富增长的同时,也研究了商品的价值决定,收入分配等问题,提出了各种价值理论,探讨了价格机制的作用,这些都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萌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效用理论的提出为微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集各家庸俗经济学之大成创立了均衡价格理论,从而确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美国经济学家E,张伯仑在均衡价格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微观经济学最终形成。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它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二)宏观经济学
早在十七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经济学家所研究的国民财富增长、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等问题都涉及到经济的总量问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严重促进了经济学家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波动、物价水平等问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体系的建立则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前提。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宏观经济理论的建立,以后宏观经济学不断发展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被冠称为“社会科学之王”,其体系复杂而庞大,因此它的研究方法体系就显得尤其的重要。结合本学期老师所讲跟课本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知识能力范围内容,主要介绍如下4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所谓规范经济学,是首先确立一个伦理价值判断标准,然后据此评价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所确立的标准,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简言之,也就是回答“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问题。如以经济增长问题为例,若用规范经济学来分析,就是:首先确立一些理想的经济增长标准,如经济增长应该“稳定”、“可持续”、“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等,然后再看现实经济增长是不是符合这些标准,如果不符合,再考虑应该怎样进行调整,等等。
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其基本分析方法被概括为“短边法则”:即经济变量的数值取决于最短缺的因素。仍以商品价格为例,按非均衡分析方法,并不一定会成为均衡价格,在多数情况下,商品不是供过于求,就是供不应求,只有偶尔情况下,才会实现供求均衡,达到均衡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其价格由需求来决定,即所谓“买方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由供给决定,即所谓“卖方市场”。
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方法。如微观部分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均衡、厂商均衡,宏观部分的国民收入均衡,都贯穿了均衡分析思路。作为一个系统,社会经济内部诸因素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均衡分析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学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是很自然的。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的思路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3、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19世纪后期奥国学派的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等人开创的,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普遍应用的基本方法,其要点是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函数关系,研究“自变量的增量”所引起的“函数的增量”的变化,其目的是要确定一个最佳的自变量值和函数值。例如,在小麦地里施用化肥,施肥量少了,产量上不去,施肥量多了,同样也可能使麦苗致病,甚至可能将麦苗“烧死”,导致产量下降。那么,施多少化肥才合适呢?这就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一般的做法是,将一块试验田分成若干试验小区,各试验小区其它条件保持一致,只是施肥量分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然后观察比较各试验小区间小麦产量的变化,看一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的增加呈什么规律,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施肥量和最佳的小麦产量,这就是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是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边际”原理,都体现了边际分析方法。

4、随机概率分析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依据一定的概率发生的随机过程,这就是“随机概率原理”。从理论上来讲,事物都是无限可分的,也就是都具有“粒子性”,其中每一组成元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宏观总体上整个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但同时,事物内部组成元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即具有“波动性”,从而又使整个事物的运动具有某种规律性。两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事物的运动具有随机概率性。具体到现实经济生活来说,世界上千千万万个消费者、厂商以及各国政府,他们的经济行为,无论从单个来看,还是从宏观总体来看,都是某种随机概率过程。全部经济学概念和原理都只能理解为某种经济现象或过程发生的概率,这是正确理解经济学规律的关键之一。
一般来讲,目前在经济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还是传统机械论思维方式。传统机械论思维方式,除了孤立地看待各种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精确”地、“僵死”地看待事物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状态,结果只能在随机变化的现实面前四处碰壁。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当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就确定了商品的均衡价格。但实际上,商品价格的形成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消费者参与的随机过程,始终在不停地波动,并不存在一个确定不变的均衡价格。
除了上述几种研究方法外,观察与实验、理论模型、数学方法、历史分析、事实验证、环境分析、比较鉴别、系统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个人探索与文献研究、复杂形式逻辑等都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完成这篇作业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按照老师说的那样去做。在我的理解中既然是概述,那就不应该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去陈述,而是应该挑主干。因此我选择了从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分类,主要而熟悉的研究方法三个部分来写作这篇作业。
一个学期的西方经济学学习,课时不算多,但是学到的些许知识或许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会有预想不到的帮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