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南搜nan.so在豆瓣找到了相关的影评。
春——狗——纯真
春季,小和尚尚且不识愁滋味,睡觉玩乐采药,生活简单而又充满了乐趣,但是孩子终究是孩子,图一时贪欢,人的劣根性充分展露,我想导演在这个片中是信奉人之初,性本恶。所以小和尚的所作所为都得的了应有的果报,这里就体现了一个小循环,他对鱼,青蛙,蛇所做的最后也在他自己身上应验,芸芸众生都在重蹈覆辙。同时也给下面的剧情埋下伏笔。剧中小和尚采完草药和师傅回到寺庙,有只小狗迎接他们,欢快的叫声代表着小和尚的童年如这只小狗般纯真无忧。春中就再也没有交代小狗了。
夏——公鸡——欲念
夏一开始青春期的小和尚就看到一条脱皮的蛇,他会心的笑了,这条蛇和当年被他折磨致死的蛇是一个品种,蛇的脱皮表示着他对当年杀戮之心的愧疚终于减轻,同时也暗示着他自己生理上的某些变化。然后女孩出现了,青春期的小和尚终究还是陷入了情欲的海洋并且沉落不起。第一次小和尚偷偷摸女孩身体的时候,女孩甩了他一巴掌,他懊恼羞愧的念经,过后镜头了就出现了一只啄食的大公鸡,只要是出现大公鸡的镜头,它都在啄食,电影里反应的是一个动物吃的欲望,却是暗示着小和尚“吃”女孩的欲望,小和尚把船划到湖心转圈圈,一番激烈的思想挣扎之后,他跳入水中,也将女孩拖下水,两人划船至山里,小和尚终于有了他的吃食。食色,性也。小和尚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大公鸡和佛像,他带走了他的欲念却留下了佛心。
秋——猫——罪孽
秋第一个出场的是师傅和猫,师傅带了一只猫回到寺庙,但是前面春夏包括后面的冬出现的动物,导演都没有交代来源,镜头一转很自然的就出现在了四面环水的庙里。为什么导演要单独交代猫是被师傅带回来的呢?因为猫代表罪孽,因外界诱因而引发心的变质,所以猫一进入寺庙,就爬上了曾经放佛像(夏中小和尚把佛像带走了)的位置,后来猫又爬上寺庙门口石笼上,罪孽深深盘踞在心头而压抑了佛性。其他的动物,狗的纯真,公鸡的欲念,后面冬蛇的蜕变都是心性自发而起,如若把寺庙本身当做一个内心来看,这些都是从心底无需外界的刺激而生出的本能情感,唯独罪孽那是心被六尘所染而生。罪孽被师傅带进来了,小和尚要回来了。师傅拿猫尾巴当毛笔写心经,庙里这没有毛笔了吗?显然不是,夏中师傅拿毛笔在石瓦上写字,心经刻好后警察和师傅还用毛笔将心经涂颜色。因为猫是罪孽,师傅想通过罪孽书写心经而化解怨气,就像是要小和尚将心境刻在心里一样,刻完了,怨气也就散了。最后警察带小和尚走时,猫已经在船上了,罪孽被带出了庙里,带出了小和尚的心里。最后师傅圆寂了,一条细细的小蛇缓缓朝庙的方向游去。
冬——蛇——蜕变
小和尚回来了,在此修行的蛇退居一旁了,生活就是一场修行,小和尚经过生活与内心的碰撞终于看淡事态退居庙中,某天一个蒙面的女人带来一个啼哭的孩子。为什么要是蒙面的女人,我想过或许是他曾经妻子并没有死,甚至还有个孩子所以给他带了过来?亦或是他曾经妻子的母亲将她女儿的孩子带过来给他?后来我发现,其实蒙面的原因跟这些均无关系,包括夏中的女孩都是一个隐喻,代表着任何一种诱惑,任何一种可能性。不是淫欲就是食欲,亦或是贪欲,六尘的各种欲望。同理这个蒙面的女人,可以是任何人,任何有生命的物种,她给小和尚带来一个新的循环,一个孩子以及她的死,她间接因为小和尚而死,所以小和尚又给自己拴上厚重的石头,就像小时候一样,带着佛像爬上山顶,他要赎罪。他在这场赎罪旅途中也正见了佛,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