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主要有哪些结论

2020-06-15 财经 96阅读
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主要有,从纵向分析,库兹涅茨选择了13个发达国家和4个能取得长期记录的欠发达国家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研究的结果如下:
在所有发达国家,A部门在总产值中的份额在长期内都显著地下降了。在大多数国家,这种下降达到20-30个百分点。同时,大多数发达国家的I部门份额上升显著,上升25-30个百分点,而S部门的份额则或稍有上升或稍有下降,缺乏明显的趋势。所有国家(发达与欠发达国家)劳动力的A部门份额都在下降,大多数国家其下降比例都相当大,达到30~56个百分点。相应劳动力的I部门和S部门份额都上升了。劳动力的S部门份额在所有国家都上升了,这与总产值中S部门份额没有持续上升形成对照。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继承克拉克的研究成果,按截面分析,库兹涅茨把57个国家和地区按1958年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分为8组。最低收入为第一缉姬光肯叱厩癸询含墨组,最高收入为第八组。
然后计算每组国家A部门(农业)、I部门(工业)和S部门(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以及在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的份额。结果表明,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是,在人均产值70美元至300美元的收入国家,A部门所占份额显著下降,而I+S部门的份额迅速上升。但是,此时I+S部门内部结构变动缓慢。在70美元时,I部门占I+S部门总和的40%,300美元时则占45%。然而,在人均产值300美元至10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I部门占I+S部门的份额则从45%上升到55%,表明非农业部门之间和细分部分之间的结构变动较为显著。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是,A部门劳动力份额随人均产值提高大幅度下降,在70美元到300美元时,下降了34.4个百分点;从300美元到1000美元时,又下降29.12个百分点。同时I和S部门劳动力份额则不断上升,从70美元到300美元时,上升34.4个百分点;从300美元到1000美元时,又上升29.1个百分点。
从总体上说,在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部门份额变动与产值部门份额变动比较起来有些差异和相似之处。
这表现在:
(1)劳动力的A部门份额,一般高于产值中的A部门份额。前者的变动范围为80%至18%;后者的变动范围为48%至12%。相反地,劳动力的I部门份额和S部门份额,却明显地低于产值中I部门份额和S部门份额。
(2)如果从按人口平均产值低的国家向按人口平均产值高的国家移动,就可发现劳动力的A部门份额的下降,和产值的A部门份额的下降一样地显著。前者的绝对下降约为63个百分点,比后者高出约37个百分点;而以下降率来说,则两者的差异会更大。
(3)与按人口平均产值的变动相联系的,劳动力的部门份额变动是高于产值的部门份额变动,在I部门和S部门这种变动更为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从农业转移出的劳动力比起从A部门转移出的产值更均匀地分布到I部门和S部门。虽然一般说来劳动力的部门份额对按人口平均产值差别的反应比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份额对它的反应更敏感,但就制造业来说,两者的敏感度几乎相等。劳动力在制造业部门份额上升了22.4个百分点;
总产值中制造业部门份额上升了20.3个百分点。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