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闻受众群体心理因素有哪些

2022-08-02 时事 163阅读
  新闻受众,作为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新闻事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作为新闻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为重要。而新闻受众群体是新闻媒介服务的对象,是接受新闻的认识主体即接受新闻媒介宣传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新闻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受众群体心理应当是传者重点研究的课题。认识受众群体心理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新闻传播的效能。
  新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主要有四点:接受暗示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和受众的心理承受力。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这四个特点。
  首先是接受暗示心理,它是指受众自愿接受新闻导向的一种心理状态。暗示作用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特定表达形式,将传者的倾向以隐蔽的、潜在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并且要依赖受众的解读和心领神会才能发挥作用。例如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后,美国黑客对中国网站发动攻击,中国黑客(在此称红客)奋起反抗,各家新闻网站纷纷予以报道。由于民族情绪的影响,大多数网民包括很多记者出于爱国热情对中方的黑客行动多抱以赞赏的态度。但如果舆论仅这样报道,势必会更加煽动受众的情绪,带来一定的社会破坏性。所以,人民网发表了一时评《“红客”、“黑客”都对网络秩序构成危害》。文章承认,中国“红客”是一群有正义感和爱国热情的网友,但无论中国“红客”还是美国“黑客”,攻击、破坏网站这一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违法行为,并坚决反对把中国“红客”的网络攻击行为高尚化。很显然,文章在认同公众的一般看法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人深思,帮助人们理性地认识问题。这样的报道给受众一个完整的正确认识,其暗示的总体效果是积极的。
  从众心理是指受众个体在强大的新闻舆论或由这种舆论而引起的人际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社会知觉、社会判断、态度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新闻舆论相一致的现象。受众的从众心理有利于形成人民群众的内聚力。比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造成了至少10万人死亡,无数家庭失去父母、兄弟和姐妹。全球的各新闻传媒及时地报道了一幕幕惨景。为了共同拯救他人的生命,在新闻传媒的正确引导下,一时间来自世界各国的援助之手仅仅挽在一起。这种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合作,超越了种族分歧、宗教信仰、政治歧见,成为这次海啸救灾中最闪光的地方。新闻报道把全世界人民的心都凝聚到一起。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