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推广以来,现代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需更新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在教学中渗透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使教学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模仿甚至演绎出来。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有机地渗透音乐知识,科学地安排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爱因斯坦把童年时代的音乐教育看成是一生事业成就的基础。
一位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在回答中国科大一名学生提出的“中国能不能向世界贡献‘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问题时,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近期出现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特别强调了中国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问题。这封信发表后,在中国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在思考音乐教育为何引起这位科学家的如此重视?在音乐教学中,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核心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将审美教育作为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学生感知、感受、鉴赏、体验和表现等方面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每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随着听觉、视觉及全身感官的运动感受音乐,从中寻找音乐的情趣,发展自身思维想象力,并愉悦身心。“以人为本”是当今教育精神的主旋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优化素质结构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主体性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学校发展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改革要求建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主动积极参加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三)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并加以利用,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创新中学习,从而使其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并通过积极的探索、创新,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通过生活化的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投入,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音乐鉴赏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使音乐课堂教学不仅生动、充满活力,还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情境教学模式充分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引入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催化作用,从而实现教材资源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如在欣赏国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严肃、安静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铿锵有力的节奏中,体会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情景。通过对国歌的欣赏、演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方法、恰当的手段,通过指导学生对歌曲艺术特点的学习,有步骤地进行歌曲内涵的挖掘,从而实现歌曲整体形象的完美展现。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效果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为了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就必须坚持现代教学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特征,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教学。目前,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课件将教学知识展示给学生,并结合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欣赏、讨论和创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情感,从而实现寓学于乐的教学目的。
在当前现代教育观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教师需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