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什么意思

2020-10-07 星座运势 119阅读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的,就是可知论。

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即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的,就是不可知论。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不可知论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人认识世界的能力,不相信科学;可知论承认并坚持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相信科学。 所以,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就是主张可知论的。

扩展资料:

思维是思维主体处理信息及意识的活动。思维主体是可对信息进行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等活动)的物质。思维主体既有自然进化而形成的动物(如人),也(会)有逐渐发展完善的人工智能产品。

思维活动的对象是信息及意识,信息是能被思维主体识别的事物现象及表象,意识是思维活动的产物,意识以信息的形式储存、表现和输出,意识传播的实质是信息传播。意识往往又会成为思维主体进行下一步思维的基础。

这里思维和意识两个词分别代表的不同的事物,但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同一个概念,这种状况容易引起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因此需要注意区分。存在(实在)在哲学上的含义,存在狭义上是相对于思维而与物质同义的哲学范畴;广义上是相对于无而与有同义的范畴(见有无),是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和。

在哲学史上,存在范畴为各派哲学家广泛使用,但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认为神是最真实的存在,近代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德国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把存在作为绝对观念的一个最简单的规定。

现代西方存在主义者把存在解释为个人的主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尽管世界的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在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时必须摈弃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含混的提法,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存在与思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