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岸城市
瓦拉纳西
印度宗教圣地瓦拉纳西旧称“贝拿勒斯”。历史上曾称为“加西”,意为“神光照耀”的地方。位于印度北方邦东南部,坐落在恒河的中游新月形河段的左岸,人口约80万。1957年改为现名称,因城市地处瓦拉纳河和阿西河之间,于是取两条河的名称合成的。它是沿岸印度最大的历史名城、印度教圣地。相传6000年前由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湿婆神所建。公元前5世纪,佛祖释迦牟尼曾在位于市西北10千米处的鹿野苑第一次讲道,因此该城被誉为“印度之光”。全城仅庙宇、寺院就有1500座,最著名的有湿婆庙、金庙、难近母庙,还有十几万栩栩如生的神像。瓦拉纳西每年有400多个宗教节日,每年接待朝拜者或洗圣水澡的人有二三百万。
瓦拉纳西城沿着恒河的岸边长达6.7千米,共有64个大小水泥台阶码头,当地人称其为“卡德”。每当晨曦初露,来自四面八方的虔诚教徒云集在码头上,扶老携幼沿着石阶一面沐浴,一面顶礼膜拜。晨浴的一个附带项目是刷牙,他们有的用食指与中指并排在口中来回搓,有的用一根苦中带甜的树枝在牙齿上蹭,并把刷牙的“圣水”也喝下去。净身后,信徒们从恒河这里提上一壶圣水,带着供品走向寺院朝拜.
阿拉哈巴德
07年1月5日阿拉哈巴德沐浴节意为“神城”,位于恒河与朱木拿河的汇合处。古称“帕拉亚格”,意为“献祭之城”。城中有根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阿育王古石柱,柱上的铭文记载着该城鼎盛时期的情况;在帕塔尔·普利庙内有一株被称为“不死树”的古榕树,其树龄高达1000多年,其附近还有猴神哈奴曼庙。每年春天,在两河流的汇合处都要举行“玛格庙会”,平均有25万人来此沐浴朝拜。每隔12年还要举行“宫巴庙会”,这是印度教最古老的盛大节日。
“宫巴庙会”起源于印度教神话,传说为争夺一罐甘露,湿婆等神与妖魔激战了12年并最后获得胜利。在争夺战中,一些甘露洒在地球上的四个地方,成为这四个地方的河水。因此,人们相信在“宫巴庙会”期间,到这些地方沐浴,洗涤罪恶、解除轮回之苦就更为灵验。在为期32天的节期中,有1亿多人到这里沐浴。
赫尔德瓦尔
意为“哈里之门”。古称甘德瓦拉,意思是“恒河之门”。位于北方邦西北部、上恒河运河的起点、恒河的上游右岸咽喉要道。此处,我开始有航运价值。该城人口11.6万。每年4月~5月以及每隔12年也要举行圣水沐浴活动。在该城南郊的达克合什瓦尔古庙附近,有一相传为湿婆神沐浴时留下的脚印。
由于印度教教徒认为湿婆神常到恒河这里巡视,死后在此火化并将骨灰撒到河中,可以“清洗终身过失”、“灰烬随恒河女神升天”,因而成为印度教教徒圣洁的火葬场。一些重病缠身的人,或身体还硬朗的富有老者,早就到岸边租间小屋或住在旅馆,静待寿终。因此,在恒河沿岸的“圣城”里,有许多“待亡者之家”租给待死者居住。一些死者的家属也千里迢迢把亲人的遗体运到这里火葬。河流至今为止包容着许多人的死、将他们送到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