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代官员的称呼

2020-05-15 综合 130阅读

中央官职:自隋代演变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地方官职:太尉、大司马、巡抚、知府、县令、里正、刺史、司马、节度使、提辖等。

扩展资料:

古代临时官职:

为行使特殊职责,可谓是皇帝或政府的特使,最初具有临时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体现事务的紧急性、临时性,二是所派之人或所欲解决之时没有确定职权机构可以实施,这体现了制度的滞后性。举几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使职:

1、节度使,是为了解决府兵制无法适应唐朝边界战事频繁和战略防御的需要。长期性需要边疆部队的存在使得新的军队组织和指挥系统应运而生,节度使成为一方军事力量的控制者,并逐渐掌握财权和政权,盘踞一方,终酿大祸。

2、三司使,这是在宋代才存在的一个官职,但在唐代已经具有了转运使、度支使和户部使。唐朝冗官、冗军,大量的财务需要调度,原先的模式也无法适应,新增转运使提高效率。同样唐朝后期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税收比重以盐铁和地户税为主,所以度支使和户部使的产生也有必然性。

3、枢密使,原先有宦官担当,负责在皇帝和大臣之间传达信息。但由于与皇帝关系问题,地位日隆,但北宋成为了二府之一,掌管军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官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