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色”指的是什么?和“相”有区别吗?

2022-08-09 文化 194阅读
佛学里面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什么是色呢?不仅仅是漂亮的容貌,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色。我们看到豪华的住宅、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工艺品以及漂亮的异性,就会产生欢喜心。

佛云:“六贼”,就是对“色”的准确诠释。

第一个就是“眼看喜”。人们往往被眼睛欺骗。

第二个是“耳听怒”。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悦耳动听的声音,比如音乐,比如别人对我们的恭维或赞美。如果是刺耳的声音呢?就会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第三个是“鼻嗅爱”。女人们都喜欢使用香水,因为那种让身体香气四溢的感觉非常好。好在何处呢?本来嘛,自己的身体,即使有臭气也闻不到,使用香水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让别人有好感。在办公室或家里,很多人也会使用空气清香剂。其实,香水和空气清香剂对人的健康都是有害的,可我们仍然情愿被鼻子欺骗。

第四个是“舌尝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自然会偏爱一些美味食品。殊不知,美味常常是健康的大敌。例如,牛羊肉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可许多人仍然禁不住去享用。又比如,酒里面可能含有杂醇油、甲醛、乙醛、氰化物及铅等许多有毒成分,可人们仍然爱喝。不喜欢吃的东西,即使再有营养,也没人愿意吃。

第五个是“身本忧”,说的是触觉。一个相貌丑陋但皮肤细嫩的女人,盖着头脸让你抚摸,你也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可是,一旦揭了盖头,那种奇妙的感觉就没了,换成了另外一种感觉:晕。

第六个是“意见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直觉。一些女人总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可是呢,被直觉欺骗的案例不胜枚举。

所以,这六贼,也就是我们的六种感官意识,它们像幽灵一样出没,让我们的心神不得安宁,使我们产生种种杂念,干扰着我们正确的见识、思考和行动

所谓空,就是要排除这六种杂念对我们作出正确判断的干扰。

佛教中讲到相比较多,如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有“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有“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等。佛教中相的梵语为laks!an!a,是指物质的形相或状态之意,相是对于物质的性质、本体来说的,即指诸法之形像状态。   佛教中的相有无、有区别。“无相”就是外离一切相意思,因为原始佛教是讲“无常”,“无我”,“无常”是说明世界上一起物质都是变化着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物质。“无我”是就是连我自己的身体,也是五蕴和合的暂时现象,人的生、老、病、死也是变化的,就不能执着个我字,要无我,无我等于无相。所以要外离一切法相。如能在起心动念之中排除一切杂念并且不执着于一切法想而离相,这就是“无相”。“无相”也叫“实相般若”禅宗六祖慧能法师说:“外离一切相,是名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这就是法体的“实相般若”。《金刚经》上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可见,无相即是实相。实相真如无相,佛性无相,自我本心也无相。只是你后天有个执着的我,才会生出种种烦恼、欢喜和痛苦。在智慧修养上离开了我才是“无相”,也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指人的生命结束,而是智慧修养上的升华,佛教讲是般若,即大智慧。所以在小乘佛教上讲就是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这就是“无相”的道理。   《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里这个相从文字解释是形状,从思想心理上讲是观念,形状上虽然有你、我、他,但是,佛教认为思想上观念上不要存在有你、我、他的区别,这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就是《金刚经》上讲到的10种众生,众生有外众生和内众生区别,外众生有胎、卵、生、化众生,叫胎因情有,男女有爱情才会十月怀胎;卵因想生,如母鸡孵蛋,是一天到晚想着出来的;化以离合,蚕变蝶,老鼠变蝙蝠,苍蝇变虫子等;湿以合惑,有湿热气候合成的生命,如鱼,青蛙等,必须在水里合成。除了这卵、胎、生、化众生以外还有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等。若有色,如萤火虫等。若无色,指旋风等,是没有形状的;若有想,指怪兽、精灵;若无想,精神化成的东西,如“望夫石”“观音跳”等;若非有想,这叫异质相成与相似,《诗经�6�1小雅�6�1小苑》有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螟蛉者,桑上小青虫也,其色青而细小,又叫青桑虫。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也叫细腰蜂,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其子。”《诗经》所据的民间传说,是说蜾蠃——这种细腰蜂——有雄无雌无法生殖,所以就捕获“螟蛉”的幼虫,将它哺育长大,以此传宗接代。因此“螟蛉”在古代汉语里成为养子的代称。这就是异质相成,非想有想而成。非无想,这一类是怀怨、抱恨而来的,如猫头鹰是不吉利的鸟,又称不孝鸟,这就是十类外众生。内众生就是自己,叫自己不要执着自己,老是想着一个我,我的利益,我的喜、怒、哀、乐。也不要去执着其他的外众生,事物总是在变化的,佛教讲是无所住,寿者相就是众生的生、老、病、死的前后不同成为寿命,叫寿者相,生、老、病、死你也不值得人去执着,也要想得开,这叫无寿者相。“无相”就是一个人成佛的高度修养,你要成佛,首先要降服自心,做到明心见性,如何降服自心呢?就是没有我和一切私心杂念的平静和安定,不去迷惑自然界的一切,回到你本来我这个性情上来。就象婴儿的原始性情,没有主观的喜、怒、哀、乐。所以不着相才能够真正成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