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脱贫攻坚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政治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在坚持党的领导,整合各方力量的基础上,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脱贫攻坚,重在党建。基层组织处在治贫、扶贫、发展、小康的最前线,既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又是党同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因此,推进脱贫攻坚,要用好党的建设这一“法宝”,激活“红色引擎”动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如期脱贫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反观现实,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未能集中体现,党员先锋带头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不少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有的沦为家族势力、村霸的附庸,其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严重弱化,有的甚至形同虚设;有的村级党组织没有及时进行优化设置,既不方便服务群众,党的工作未能实现全覆盖;基层组织保障未能严格落实,导致基层干部“在岗不在位”;有的村干部带头致富能力弱、廉洁自律意识差,更有甚至成了套用脱贫攻坚资金的“蝇贪”,党群干群关系恶化,严重影响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和脱贫攻坚的进程。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而不严、抓而不实”。党建责任压而不实,未能形成层层传达压力的从严氛围;党组织队伍配而不强,结构层次不优化;党的组织治党不严,抓基层基础党务工作“宽、松、软”;致富带头能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缺失;基本保障落实不到位,基层内生动力未能有效激发。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要把脱贫攻坚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激活基层党建促进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动力。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主力军”。强化用人导向,精准择优选人,把最优秀、最适合的干部放到脱贫任务较重的岗位,坚持选好带头人、建好党支部、管好村干部,加大“第一书记”的选派力度,并保持任期相对稳定,从严加强党员发展管理,强化教育培训,组织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保障;建强覆盖活动场所“指挥部”。坚持把基层阵地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抓手,加强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其在政策宣传、思想引导等方面的阵地作用,增进党群关系,凝聚扶贫人心,为脱贫攻坚提供“指挥部”;创新壮大增收致富“新模式”。按照“支部当导演、合作社唱大戏”的思路,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和“党组织+电商”的党建扶贫模式,鼓励探索因地制宜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做好互联网文章,做优、做特、做强产业,努力消除软弱涣散班子和经济“空壳村”,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激活引导典型示范“风向标”。以“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评比、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发挥脱贫攻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监督考核“硬指标”。把脱贫攻坚成效严格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推进和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的实绩作为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倒逼扶贫政策、措施、责任、项目、资金落实到位,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只有充分激活党组织“红色引擎”,全面激发和调动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凝聚脱贫攻坚的正能量,形成处处有主阵地、人人是战斗员的攻坚拔寨强大声势,才能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满意答卷。(李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