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帮学生调节不良情绪

2020-10-28 健康养生 161阅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调适不良情绪时, 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 遗忘调控
有的学生在消极情绪产生后, 老是郁积于心, 耿耿于怀, 放不开,丢不下。 结果, 只能使这种消极情感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 因此, 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感时, 最好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 不要老去想这件事。 因为你为这件事去悲伤、 难过、 叹息, 已经无助问题的解决, 反而会增加你思想的负担, 使你的身心受到压抑。 应当明智一点, 现实一点, 事情既已发生, 且无可挽回, 就应当果断地丢开它,忘却它。 如果这个场所老是引起你不愉快的回想, 那就应当设法避开这个场所, 以免“触景生情” , 如果眼前存在着一件可以唤起悲伤记忆的物件, 不妨把这个“纪念品” 收藏起来, 以免“触目惊心” , 如此等等。 这样, 就能使自己的思想暂时地离开这些不愉快的事情, 以求得对它的淡漠与遗忘, 从而缓解消极情绪对自己的侵扰, 避免由此所造成的身心损伤。
二、 转移调控
现代情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发生情绪反应时, 人们头脑中往 往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 此时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兴奋灶。 因此, 当情绪激动起来时, 为了使它不至于立即爆发, 使自己有冷静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足够时间和机会, 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的方法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也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方法, 如咬住舌头强迫自己不讲话,数数等来缓解自己的情绪紧张。在余怒未息时, 可以用看电影、 下棋、打球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 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
三、 宣泄调控
情绪宣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直接宣泄即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 当直接宣泄于己于人都不利时, 可用间接宣泄使情绪得到出路。 正因为这样, 当学生心中有了不平之事并引起情绪激动时, 可以向老师汇报, 或向周围的同学、 亲友等倾诉, 并接受他们的劝慰和批评、 帮助。 这样, 通过情绪的充分表露和从外界得到的反馈信息, 可以调整引起消极情绪的认知过程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从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同样, 当与同学闹了矛盾时, 要勇敢地与对方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 以解开疙瘩, 消除误会。 万不得已, 在好朋友面前大哭一场, 诉说心中的委屈与痛苦, 心理压力也会减轻一些。
四、 升华调控
升华是改变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 欲望而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 它是对消极情绪的一种较高水平的宣泄, 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人、 对已、 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去。 当人遇到不公平之事时, 一味生气、 憋气, 或颓唐绝望, 都是无济于事的; 作出违反法律的报复行为更是下策, 因为这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正确的态度是有志气, 争口气, 将挫折变为动力, 做生活中的强者。 所谓“化悲痛为力量” 就是这个意思。
五、 音乐调控
情感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实, 音乐能通过物理和心理的两条途径对人发生影响。 音乐的物理作用是通过音响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传入人体中, 和机体的某些组织结构发生共鸣作用。 美妙的音乐通过被人体吸收, 使人体的能量被激发起来, 从静态变为动态。 音乐的心理作用在于, 优美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 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 起到调节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的作用, 另外, 音乐对边缘系统、 脑干网状组织等同情绪的神经机构能发生直接作用。 由于每首乐曲的节奏、 速度、 音调等都不尽相同。 从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调控效果。
六、 合理情绪疗法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ibert ELLis) 在 20 世纪50 年代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 , 能有效地调节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合理情绪疗法认为, 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 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所引起的。 这一理论称为情绪困扰的 ABC 理论。 ABC 理论认为, 人们的信念体系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的、 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人们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因此人们要消除心理障碍, 就要用合理的、 理性的思维去思考自己的问题。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有这样一个女同学, 曾经有一段时间, 她为自己长得胖而感到自卑, 总觉得走在有人的地方就觉得浑身上下不舒服, 好像别人的眼光也怪怪的。她逐渐开始逃避在公共场合出现的机会。 可是越逃避, 就越是自卑,不断恶性循环, 直到有一天她觉得自己已经无处可逃。 于是她开始深刻反省。 她对着镜子把自己公正客观地观察了一番, 发现了自己的不少优点: 第一, 虽然自己胖, 但由于天生一副大骨架, 个子高了, 自然就减少了横比例, 添了一份大方; 第二, 自己的脸长得还是挺端正的, 仔细修饰一下, 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第三, 退一步说, 这样反而可以促使自己多读些书, 培养内在修养。 把这 3 点反复强化, 她终于接受了一个流行观点: 属于自己的是独特的, 也是妙的。 她说有了 这些想法, 就可以坦率大方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她发现自己的心情变了, 世界的景色也变了, 看什么都觉得明媚, 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以上 6 种心理调节的方法, 可帮助和指导中学生更好地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培养积极的情绪, 消除消极的情绪,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