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汉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2020-10-29 文化 279阅读
1, 为什么汉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语言是文化表达的最佳符号。那我们汉语也就作为一种符号表达着我国特有的文化。
(1)语言符号具有最大的包容性。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包括所有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都可以用语言来标记、表达。人类的所有文化活动,不论是生产劳动,还是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的各种文化教育活动等等,也都可以用语言来记录、表达。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汉语来了解和认识古代社会,了解文明进程。例如“祝”:甲骨文、金文的“祝”字,其左边“示”表示神灵,右边“兄”是一个面朝左边跪着的人,表示祈祷、求福。就能明显的看到我们古代的祭祀习俗。
(2)

汉语语言文字具有永久性,它记录人类各种文化知识和经验,并一代一代相传下去,从而使许多文化永存不朽。汉字是历史文化留下的身影,也可以说是历史的“活化石”,可为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生活提供某些图景。例如中国的货币字样多从“贝”,这显然是由渔猎民族提供出来的东西,而物品字样则从“牛”,物件的提供者可知是牧畜民族。
(3) 汉语语言是最简便、经济的符号,它为文化的传播提供最有效的手段。正是正式通过它,我们的祖先进行各种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从而使文化成为社会集体共同创造的和享有的财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汉语的文化层面的考察,了解世界,认识自然,同时也可以洞察历史。
另外我们汉语的载体汉字也又不同于其它文字的自身特点:其一,汉字有广泛的民族文化心理作基础。其二,汉语方言的差别,尤其是各方言语音上的巨大差异,为汉字的存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条件。因此它能大浪淘沙的长久存在。
综上所述,汉语可称是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2, 新词、新语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变革、新科技的发展和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等因素,使我们的语言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词汇的变化,即大量的新词、新义和新用法的涌现。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社会产生语言,语言打上文化背景的烙印,是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新词、新语的产生与其所处的具体社会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社会、政治、经济促进新词的产生。
随着我国的政治体制的完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词,成为了影响社会生活的新词。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词对我国的语言体系有重要影响。最形象的如WTO、IT、SIM、IC等字母词,已经在社会中被广泛运用,同时经济体制发生了变革,经济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就势必引起经济领域中各层面发生深刻的变化,

新词的产生即成必然,新的话语体系也就在这变化与转型中形成。如:城镇化、三农、泡沫经济、贸易技术壁垒、亚太经合组织、节约型社会、失业、待岗、下岗、转岗、跳槽、买断、埋单、下海、打假、恰谈、双赢、,还有股市上的许多新词,等等。最后还有受社会热门事件的影响,类似“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XX门事件”等词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类事件的代名词,也在社会上被广泛运用。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新词的显著影响。
首先,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新的物品或技术都要起上新的名字,如:电脑、计算机、软件、硬件、纳米技术。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一大批相关新词不断地产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如:因特网、互联网、网虫、网民、网友、聊天室等。第三,因为网络的普及,出现大量的词语,如:版主、博客、烘培鸡、美眉、恐龙、青蛙等网络词语不仅在网上而且在人们的口语中广为流行。
如上所述,新词的产生、理解与运用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除了以上两点,新词的产生、理解和运用还与方言、专业术语、说话方式等多方面有着联系。
与此同时,新词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不断处于历时变化中的动态系统,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它也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对我们的语言也有如下的影响:第一,语义变异化

,网民们还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具体可感的事物,创造地性地产生其比喻义。第二网络语言幽默诙谐、方便快捷、时尚个性,同时也承载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观念——网络语言丰富和发展了汉语。第三,语法形式得以创新。
3, 一个姓名折射的文化
也许当我们还未降临世上时,父母亲便开始思索如何给我们取个好名字。也许在我们还未清楚的认识世界时,也先要知道自己的乳名;也许我们作为“高级”的人类,学会的第一步便要写自己的姓名。姓名是我们初学语言必不可少的内容。
从前我总认为这就是一个桌子区别凳子的简单代号,也曾经一度讨厌自己“俗气”的名字。可随着知识的增长,我了解到,一个姓一个名的背后都有深刻的独有的中国文化。也
先说姓,姓,从女,从生,生亦声。本义:标志家族系统的字。它的来由与我们古代传统的图腾崇拜有关。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才行程了今天我们见到的样子。就以我的姓为例,郭:本义是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即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郭,作为姓氏它有多个由来,第一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商时期郭支与郭崇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夏王朝时期有大夫郭支,夏末商初有大夫郭崇(非后唐时期的应州骑军都校郭崇),此二人皆为郭氏之始。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弟姬虢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城池的外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第四个渊源:源于冒姓或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不管这些渊源里,哪个才是最对,最值得考证的,可它作为一种文化,一种了解我们自己,一种了解我们民族的方式,它是值得学习的。
名字是姓名的重要组成成分,早在夏商时代,便已有许多人名,如孔甲、武丁、盘庚等。自古以来,各种人名,数不胜数。在人名中,既留下时代的文化烙印,又蕴涵着社会的期望心态。从语言角度看,人名既是一种习见的语言现象,同时又是独具特色的语言名称。仍然以我的名字为例。小静,“小”爸爸希望我在成长和长才的道路上做事做人都要小心谨慎,切不可粗心大意,为人也不能自大狂妄。所以取“小”字。“静”,源自“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希望我一切都好,将来的爱人也能同父母一样疼我爱我,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