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历史的中国领土时期

2020-08-25 综合 206阅读

主词条:南越国、二征起义
中国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继而进攻位于华南、越北的百越(又作百粤)。前214年,秦朝设置桂林郡(在今中国广西省)、南海郡(在今中国广东省)及象郡。秦朝对此三郡推行移民实边的政策,将中原内地的民众迁徙到这里,让他们“与百粤杂处”。
秦末,中国内乱,南海郡尉赵佗割据当地。中国史书记载他迅速扩张势力,“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成立南越国。南越国对中原的西汉王朝入贡受封,对内实行“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在越北地区,“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真二郡人”,设立官署以作统治。南越国又透过军事压力及财宝馈赠,增强对邻近部族闽越、西瓯、骆等的影响力。
南越国在越南历史里又被称为“赵朝”,封建时期史家如黎文休、吴士连等把南越国视为越南史上的正统王朝,到现代却遭到否定,史家陶维英指出它“只能是外族侵略者”,“企图开疆拓土,侵占我国辟为郡县”;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称之为“只是中国封建集团内部的一支割据势力”。
公元前111年,西汉武帝灭南越国,越南成为汉朝领土。汉朝实行直辖统治,设立“交趾刺史”(后又改为交州),辖境横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及越南的北、中部。位于越南北、中部的交趾(交趾又作交阯,在今河内一带)、九真(今清化省、乂安省一带)、日南(今广平省、广南省一带)三郡便属于它的管治范围。各郡内又管辖若干县份。西汉对越南的统治政策有三个要点,分别为“与民生息”、“因其故俗治,毋赋税”及“诸雒将主民如故”。西汉末年,交趾郡太守锡光教导当地民众礼义;东汉建武初年,九真太守任延教民耕稼,制定婚姻嫁娶制度。锡光和任延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并使越南开始沾染华风。
建武年间,交趾郡辖下的一位女姓雒将(雒越人领袖)征侧被太守苏定“以法”惩治,征侧不服,乃于公元40年,与其妹征贰起事反抗,史称“二征起义”,一度攻下交趾、九真、日南等地六十五城。东汉朝廷派大将马援率军镇压,最终在43年歼灭征氏姊妹,事件遂平。 主词条:前李朝
公元43年,东汉大将马援重新平定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后,在当地推行新措施,包括修治城郭,整顿水利,又向朝廷报告越律及汉律抵触之处,然后跟越人“申明旧制”,骆越人从此遵行马援的措施。相传马援在交趾“立铜柱”,成为当时的“汉之极界”。
两汉时期,越南北、中部地区是汉朝对外交通枢纽。自日南郡出发,可到达南海、印度洋沿岸各地。东汉时,南海及西方的叶调国(在今爪哇)、掸国(在今缅甸北)、天竺国(今印度)、大秦国(即罗马帝国)等国人士到中国内地时,都会以日南郡为必经之道。
公元2世纪,日南郡常有“象林蛮夷”起事,对抗汉朝政府。现代学者认为,这些蛮夷起兵事件,象征著林邑国(即占婆国)的建立。
中国在东汉晚期出现州郡割据的局面,交趾太守士燮亦于187年至226年长期控制交州全境,而九真、合浦、南海等郡的长官职务都由士氏兄弟出任。据历史记载,士燮为人宽厚,礼贤下士,吸引了中原名士前来投靠,交州因此成为东汉末至三国初年相对安定繁荣之区。后世越南史家的高度评价士燮的统治:“我国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岂特施于当时,而有以远及于后代,岂不盛矣哉!”佛教思想家牟子便是在士燮时期投靠交趾,写成佛教要籍《牟子理惑论》。中国江南的东吴势力崛起后,士燮于211年投附,名义上隶属孙氏,实质仍操有自主权。226年士燮死后,吴主孙权打算削弱士氏家族在交州的势力,遭士燮之子士徽等人反抗,吴将吕岱遂设计诱杀士徽兄弟,夺得交州控制权。
248年,交趾、九真民众起事反吴。据越南史籍所述,是次起事的领袖赵妪能乘象作战,在山中对抗吴军。吴廷派交州刺史陆胤讨伐,最终平息事件。而在全中国的局势而言,东吴为三国时代的割据政权之一,与北方的曹魏(后被司马氏所篡)交争,影响到交州政局。263年,曹魏出兵占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265年,司马氏代魏,成立西晋,继续管治交州三郡。268年,吴主孙晧派陶璜等率兵反击,到271年大破晋军,收复交州,陶璜任交州牧。东吴最终在280年被西晋所灭,交州牧陶璜亦投降,越南遂归西晋统治。西晋朝廷听取陶璜建议,为使交州免受南方林邑国(占婆)的威胁,维持其地方兵力。
316年,中国北方被五胡各族所据,晋室南渡,是为东晋。东晋期间,交州常有军事将领互相攻杀或据地作乱,又有林邑国入侵,局势长期不稳。东晋末年的大型民变孙恩卢循之乱亦蔓延至交州,交州刺史杜慧度击败卢循,结束动乱。420年刘裕代晋,建立刘宋(与南齐、南梁、南陈合称“南朝”),继续任杜慧度为交州刺史。杜慧度任职期间,整顿风俗,改善人民生活,修建学校,使交州出现安定局面。刘宋末年至南齐初年(468年至485年),交州人李长仁及其从弟李叔献,先后以“行州事”的名义专制一方,违抗朝廷,最终因南齐朝廷拟欲征讨,李叔献才交出权力。
南梁时期,因交州刺史萧咨为政苛暴,引起当地人士李贲的不满及起兵,据有交州,于544年称帝,改年号为“天德”,越南后世称李贲为“李南帝”,其政权为“前李朝”。南梁朝廷于545年派陈霸先率军镇压,击败李贲,李贲终在549年被部下所杀。中国正史又提到,李贲败死后,其兄李天宝逃到九真继续抗争,最终亦被陈霸先歼灭。而根据越南史家的描述,前李朝在李贲死后,其部下赵越王、兄长李天宝、族人李佛子等仍继续领导,至602年李佛子投降隋朝,前李朝才结束。 公元602年,即中国隋文帝仁寿二年,交州有李佛子称兵割据,隋廷派刘方征讨,李佛子惧而请降,越南又归于中国统治之下。到隋朝亡后,唐朝重新崛起,消灭南方的萧铣势力,越南便入于唐。唐朝政府对越南地区的行政建置数有变更,例如有“安南都护府”、“静海军节度使”等官署。
在唐代,越南地区受中国内地文化发展,且有著名诗人杜审言、沈佺期等曾在当地任官,使其文风盛行。爱州(在今越南清化人姜公辅便为唐代越南文士的代表人物,曾在唐廷任职高官,并有作品传世。然而唐室治下的越南亦常常出现乱事。当地民众曾发动数起大型叛变,如722年的梅叔鸾起事、791年的布盖大王冯兴起事等等,最终为唐室所平。在对外关系上,唐代中晚期先后有环王国(即占婆国)、南诏国侵扰越南地区。环王国在9世纪初(时为占婆第五王朝时期)入寇驩州及爱州,唐军旋即将之击退。南诏国为唐朝西南方的邻国,双方时有交战,9世纪中期南诏数度攻打安南,863年更占据府城大罗(又称罗城、安南城,即今河内),866年才由唐将高骈夺回。唐廷从此采行藩镇制度统治安南,设置“静海军节度使”,由高骈任节度使。高骈管治时致力建设,重修大罗城,整顿河道以便航行。唐代人的河渠工程对越北有相当建树,据《天威径新凿海派碑》所述,当地河流原本危险难行,“舟人所历,毛发自寒”,经整顿后“则安流坦途,不复经斯险矣”。
唐朝衰亡时,交州土豪曲氏家族掌管静海军节度使一职,与中国岭南的南汉政权相争。930年南汉灭曲氏,但交州本地将领杨廷艺等仍争夺自主权。938年,廷艺旧将吴权控制当地,南汉出兵讨伐,吴权在白藤江植入大桩,待潮涨时引南汉军船来到,此时潮水退却,南汉军船因碰到大桩而搁浅,吴权乘机派舟师击败南汉军队。战后,吴权自立为王,建立吴朝。吴权的胜利及建政,在越南独立进程中具重要意义,后世越南史家评道:“我越之正统,庶几乎复续矣。”
中国近千年的统治,对越南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归纳指出:“我交州地区自汉以迄于五代仍是内属中国之地,因而中国的治乱也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当儒教、老教(指道教)、佛教在中国兴盛之时,我交州之地还属于中国,因而我们的人也皈依了这些宗教。后来我国自主之后,这些宗教更形兴盛,例如佛教盛于丁朝、前黎朝和李朝,而儒教盛于陈朝以降。凡风俗和政治大抵都是由学术和宗教演化而出。而我们的人已尊奉了中国的学术和宗教,则我们的一切也都完全效法中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