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是什么是什么?

2022-08-16 财经 54阅读
2014的房地产市场暂时还没有新政策出台,看“两会”是否有新策微调。从整体上看,2014年的政策环境与2013年并无根本性的差异,决定房地产运行曲线的几个重要因素,供求关系、两会土地和货币以及收入差距等,也没有根本变化,因此,2014的房地产市场仍然会维持上升趋势。
  虽然去年11月以来后,一批二线城市收紧了调控政策,加上此前的一线城市,总共有18个城市出台了新的紧缩性措施,或是将非本地居民购房资格的纳税期限延长,或是提高了二套房首付标准,但这种调整相当温和,不会对住房需求形成大幅压制,至多是延缓了一小部分的潜在购房需求立即兑现。
  同时,2013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城市加快了土地供应速度,这有助于缓解2014年的住房供求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地价一直在上涨,有些城市的地价涨幅还超过房价,甚至多次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在货币政策方面,预计2014年的调性也不会改变。2013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达4.12万亿元,同比增长44.6%。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收入的大头,在这样的利益格局下,地方政府对打压地价注定难有太多作为。
综合以上因素,房地产市场仍将会在现有的上升通道微速运行,但房价涨幅会缩小,成交量也不会高于2013年。
  2014年房地产政策有没有发生重大逆转的可能?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我国正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但稳增长的基调未变,也就是说,稳增长要为深化改革提供基础,而房地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如果房地产短时发生重大的下滑,必须会对经济全局产生牵引性的扩散效应,这在现阶段改革还没有迈出实质步子的时候,是不允许的。这也就是为什么2013年以来,中央高层从未公开表态要抑制房价,对房地产的调子一直是保持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房地产的稳定,包括房价、成交量和政策的稳定。虽然2013年部分城市的房价涨幅仍然偏高,但尚在中央可接受范围,所以只是由主管部门打招呼让这些城市略为收紧调控政策,而没有再由中央层面施加压力。现有迹象表明,保持房地产成交量、价格和政策三方面的稳定,仍将是2014年的基调。
当宏观经济不好的时候,房地产市场一般都很好,因为房地产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产业,经济越低迷政府越不敢打压房地产。
针对上海和北京所推出的共有产权房和自住型商品房等最新的房地产业态,可能也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若干难点和问题。比如业主在购买共有产权住房时会少获取一定比例产权,但是数年后进行二手房交易时却按照全部产权价格进行计算,这会带来房价在统计学上的偏差,这是相关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共有产权房政策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许多人都在大骂房价,大骂开发商,恰恰说明还有人在关注着购房的市场。北京的摇号自住房又在涨价到2.8万元/平米了。是政府在推动涨价,还是开发商在推动涨价呢或许政府保障低层,帮助中低层,放开高端,各取所需,将成为长效。摆正政府与市场的位置,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市场决定价格将是改革的趋势。
根据2013年的数据和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在现政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价格,投资三个增幅都会下降,但仍是上升。去年土地供给增加会短期改变市场供求关系,部分地区库存有待消化。但并未改变预售远大于竣工的比例关系。银行的个贷会影响居民的可支付能力,但不等于释放了需求。预期也不会逆转。
中国的经济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投资占主导地位的拉动,也不会在短期内忽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否认有城市间的差别。但不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