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释,事情其实是这个样子滴。
不管熟悉不熟悉三国,一提起关羽,大家就都会想起那张大红脸,红脸已经成为关羽特征,仿佛不红就不是关羽似的。
但事实上,正常人的脸哪会红得那么离谱,况且正史上也没说关羽脸红,只说他胡子漂亮,也就因为胡子漂亮,所以被诸葛亮亲昵的起了个外号,叫“髯”。
而且在三国演义成书以前的元朝,三国的戏剧就非常流行,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高文秀等等有名的剧作家都写过三国戏,而那时候,关羽的脸色还是正常的。
而后来关羽之所以脸红,其中还是有原因的,最为广泛的说法,则来源于一个跟罗贯中有关的民间传说。
当然,我说的仅仅是传说,如果有人拿正史、山西方面的风土人情反驳,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服软的。
众所周知,关羽一生的最大的污点就是曾经投降过曹操,这一点一直为人所诟病,认为他不忠。
罗贯中当年创作三国,写到这一部分时,也是气的拍案大呼,甚至放下笔来痛斥关羽的人品,认为他非常不忠,大概声音特别大的缘故,就让已经成仙的关羽听到,于是下来跟罗贯中辩驳了,他都说什么了?
关羽说什么当初投降是因为情势紧急,为了三军将士不再无辜送命才选择的下下策,过去之后也曾跟曹操明言,一旦知道刘备的消息,就马上离开,事情已经做到这份儿上,怎么能算不忠呢。
但罗贯中却固执的认为:忠就应该从一而终,中途变节不管什么原因都是不能原谅的,就是当时打不过,你也不能归降曹操,而是应该拔剑自刎才算对得起刘备。
罗贯中是个学者,知道很多知识,他拿社会上普遍对忠的理解来责备关羽,羞得关羽无话可说,慢慢的脸就变红了,然后也不再争辩,临走之时还对罗贯中作揖说:“我已经知道错了,希望先生笔下留情吧。”
说完这句话,人就没影了。
罗贯中马上清醒过来,才感觉好像做了场梦,可要说做梦吧,刚才同关羽辩驳的话还清清楚楚的记在脑子里,这时候就想:看来刚才的事的确是真的了,关羽真为了名声的事儿下来找我,虽然我应该秉笔直书,但人家刚才脸红,表明已经知错,还有些廉耻之心,更何况,关二爷已成民间道德模范,这时候给他泼一碰凉水,虽然能增加关注度,但恐怕会让老百姓觉得生无可恋,因为一向尊重的人都有缺点,那世上还能相信谁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就把关羽写成红脸,意思是关羽已经知错,而且还为了挽回关羽的影响,硬生生加了保护皇嫂的事情,让关羽的投降看起来合情合理。
这样一来,关羽以后就变了脸色,而他人生当中的唯一缺点也变成一种美德了